鳳陽竟有一處2500多年前的古代遺址,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定要去看看!
位于鳳陽縣板橋鎮(zhèn)古城村,鐘離城址北距淮河約2公里,南距京浦鐵路0.5公里,西距濠河約3公里。公元前538年建,梁武帝天監(jiān)五年(506年)修。
現(xiàn)城垣東西長360米,南北380米,殘高3至5米,四面有對稱的四道城門,現(xiàn)皆為5米左右豁口,地表為村落與農(nóng)田,時有戰(zhàn)國至漢代遺物出土,鐘離城遺址為南北略長的長方形城北,四周城垣基本保存完好,城門未遭大的破壞,城墻為夯土墻,頂部因年代太久,水土流失及農(nóng)民長期耕作而遭到一定的破壞,四周皆有壕溝。
歷史沿革
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早在四五千年之前,風陽鐘離城附近就有人類生存,并在城的南面留下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后來,山東曲阜為臨附近的贏姓鐘離(一作終黎)氏族,南遷于此定居,逐步演進成為一個國家。春秋時以姓為國封為鐘離子國。鐘離城邑始建于何時,《左傳》云:昭公四年(前538年)冬,“楚箴尹宜咎城鐘離以備吳?!贝思?a href='/fengyang/' target=_blank>鳳陽鐘離城有稽可考之始。從魯成公七年(前584年)起,鐘離成為吳邑時間長達47年。由于鐘離是重要軍事陣地,吳楚此爭彼奪,先為吳占領(lǐng),又為楚奪回,復(fù)為吳所滅。從此,鐘離長期為吳邑。直到魯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年),越滅吳,鐘離又屬于越。越人滅吳后,江北吳地盡屬越。周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楚滅杞。自此,鐘離再次入楚,并一直持續(xù)到戰(zhàn)國末年。秦滅六國后,郡縣天下,于鐘離城置鐘離縣治。西漢因之,東漢為鐘離候國。三國時廢,西晉太康二年(281年),復(fù)立鐘離縣:東晉安帝于縣置鐘離郡,又改縣日燕縣。劉宋兼置徐州,蕭齊因之。梁朝武帝曾命修鐘離城。東魏為楚州治,北齊復(fù)曰鐘離縣。隋初為濠州治,后仍為鐘離郡治。唐高祖武德初,改郡為州,復(fù)日灣州,鐘離縣治移至鐘離城西濠州城。此后,鐘離城雖不再為州、郡縣治,但鐘離縣名一直沿用到元代。
價值評估
鳳陽鐘離城,自春秋早期建成后,歷代屢壞屢修。直到唐初,州、縣治移至潦州城,鐘離城才荒廢,后逐漸淪為莊田?,F(xiàn)今,城址基本保存原來城垣的輪廓。
從考古勘察的資料看,該城平面基本上為正方形,東西長360米,南北偏長380米。多數(shù)城垣殘高3米多,四角城垣高達5米。城垣基寬18米,頂端殘寬6米。在城垣四邊的中心,勻稱分布四道寬5米的城門。城垣系用黃土夯成,每層夯土厚約30厘米。在城垣外面,四周皆有人工開挖的20多米寬的護城河,有的河道已淤塞為平地。從鐘離城所具有的護城河、城垣、城門及附屬設(shè)施等特點看,它具有春秋時期城市的相同特征。城址內(nèi)現(xiàn)有東城、西城兩村,村周圍均為旱田,四周城垣也辟為耕地。城內(nèi)南部地表遺物較多,有板瓦、灰繩紋筒瓦、云紋瓦當?sh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縣文物部門征集到戰(zhàn)國的青銅劍、銅能、蟻鼻錢,西漢的青銅矛、銅鏡、漢陶制“鐘離丞印”及陶器殘件等。城址外,南端有處約30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文化遺址,距離城東北6.8公里有處商周文化遺址。
這些珍貴文物的出土和標本的采集,為考證鳳陽鐘離城的位置、地位與始末等提供了依據(jù),也為研究鐘離和淮河流域歷史文物提供了彌足寶貴的實物資料。
鐘離城西門遺址
鐘離城東門遺址
鐘離城北門遺址
鐘離城南門遺址
給個贊喲
來源:鳳陽縣博物館
編輯:趙文君
鳳陽正將這一最亮的字刻之于城,濃郁的文化風、厚重的歷史味!
鳳陽最新人事動態(tài)!
鳳陽馬拉松倒計時,賽事當天如何乘車、駕車?
Hash:c302e4860cd8f7ac3d1ea94dcc118837c585f252
聲明:此文由 中國鳳陽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