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永州石刻的曠世遺韻

這算不上是一次嚴謹的碑刻文化田野考察,但絕對是一次虔誠的朝圣之旅。

風景秀麗的瀟湘大地上尋找和探訪永州古代書法摩崖石刻,我從內心里感到深深的震撼,為永州這塊古老的土地所積淀的豐厚文化底蘊深深吸引。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始祖五帝之一舜帝南巡時就在這里傳播了道德文明;唐代詩人元結經過浯溪,“愛其勝異,遂家溪畔”,撰寫鐫刻“七銘一頌”,開創(chuàng)了永州摩崖石刻之先河;杰出的文學柳宗元謫居永州十年,寫下了名揚千古的《永州八記》;出生于永州道縣的宋明理學鼻祖周敦頤,以一篇《愛蓮說》鑄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傳統(tǒng)文人“出淤泥而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人格品質。永州人熱愛書法,歷朝歷代,名家輩出,懷素、何紹基就是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散落著許多古代書法石刻,猶如顆顆明珠,在歲月的長河里熠熠生輝。

1

浯溪碑林

祁陽縣城郊有一條無名小溪,發(fā)源于三泉嶺麓雙井,蜿蜒北流匯入湘江。唐代宗廣德元年(763)至大歷元年(766),曾兩度擔任道州刺史的詩人、散文家元結多次經過此地,登臨攬勝,深深地愛上了這個地方,在卸任道州刺史后,在這里安家,欲作晚年之養(yǎng)。他首先命名這條小溪為“浯溪”,意即“我的溪”,從精神上達到物我相溶、人地合一,并作《浯溪銘》以記之。接著他命名中峰為“峿臺”,作《峿臺銘》記之。然后他在南峰上建亭,供母親臨江觀景,為避風寒,亭周圍筑圍墻,將這帶圍墻的亭子命名為“吾庼”,作《吾庼銘》記之。三者皆從“吾”命名,故稱“三吾”。祁陽縣舊稱“三吾鎮(zhèn)”,即源于此。

元結做的第二件事是,先請“文學”季康用玉箸篆手法將《浯溪銘》刻于吾庼石麓,請幕僚瞿令問用懸針篆手法將《峿臺銘》刻于峿臺石上,請外弟袁滋用鐘鼎篆手法將《吾庼銘》再刻于吾庼石麓,打下了“浯溪碑林”的基礎工程。幾年后又請來道義至交顏真卿,將自己撰寫的《大唐中興頌》書成楷體大字,鐫刻于浯溪摩崖之上。此為顏真卿晚年成熟之作,“魯公遺墨此第一”,“書法規(guī)矩準繩之大成”。至此,可以說是完成了“浯溪碑林”的主體工程。從此以后,歷代名人紛至杳來,大多留有墨跡刻石。如唐之皇甫湜、李諒,宋之米南宮、秦少游、黃庭堅、范成大,明之曹來旬,清之何紹基等都有題刻。這些遺跡,極大的豐富了“浯溪碑林”,使之成為中華碑刻文化的瑰寶,也使浯溪這一條無名小溪成為一條歷史文化名溪。

現在,我們走近浯溪,走近碑林,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古代書法藝術的殿堂。首先映入眼瞼的是立于寶篆亭的篆書碑刻《峿臺銘》——此銘為清代湖南巡撫吳大徵所撰,后人稱之為新《峿臺銘》以與元結《峿臺銘》區(qū)別。它可以看成是浯溪碑林書法長卷的前言,碑刻內文對浯溪的處所和歷史淵源進行了全面的概括,并指出了浯溪碑林勝境之勝的絕妙所在。

碑林的核心是元結撰文、顏真卿書寫的《大唐中興頌》摩崖石刻,這是一塊巨大的天然崖壁,足有百余平方,政府為了保護這塊堪稱寶中之寶的石刻,專門修建了一座護碑亭,遮風擋雨,以免侵蝕。石刻面前還用玻璃鋼罩隔離了起來,我們不用能直接用手觸摸到它,只能隔著玻璃觀賞它的風采,用真摯的目光去觸摸它的曠世神韻。這塊碑刻有3.1米高、3.2米寬,每個字有15厘米大小,這不僅在湖南省內少見,在顏真卿的存世作品中也鮮有見到。時隔千年有余,我們依然能夠感覺到這塊巨大的摩崖石刻的非凡氣魄。仿佛還能夠從這里,觸摸到大唐盛世跳宕的脈搏。

《大唐中興頌》碑刻的右下角有宋代黃庭堅、米芾的題跋,左側是清代書法家何紹基的石刻,都是書法珍寶。另有500余塊大大小小的碑刻環(huán)繞著《大唐中興頌》這個中心,構成罕見的露天摩崖石刻長廊。這些石刻書體豐富,既有楷書的,也有行書的,還有隸書、草書、篆體的,書體齊備,風格多樣。書家有300余人,包括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這些碑刻的內容,都是圍繞著《大唐中興頌》和浯溪風光而作的。書法界素有“北有西安碑林,南有浯溪碑林”的說法,浯溪果真不負盛名。

2

綠天庵·柳子廟·朝陽巖·淡巖·拙巖

第二站先看零陵城區(qū)的綠天庵。這是唐代書法家懷素早年出家學禪的地方,原址在零陵城區(qū)東山之巔,家懷素早年曾在此出家,習禪之余,頗好書法,由于無錢買紙,種蕉取葉來練字,一時傳為佳話。如今庵址已廢,只有一座仿制的樓閣,號“醉僧樓”,是用來紀念懷素的。現在這里叫做懷素公園,公園內還有一家精神病醫(yī)院。藝術,瘋和尚,精神病,這三者連在一起,還真讓人產生無窮的遐想。這里保存著懷素的一塊《千字文》碑,據說是明代之物,許多字跡已經漶滅,模糊不清,能清晰辨認的字已經不多了。文物部門已經給石碑修了一個亭子來遮風避雨,可惜沒有像浯溪《大唐中興頌》石碑那樣封閉保護。

然后,我們過河到愚溪河畔尋訪紀念唐代偉大的文學家柳宗元的柳子廟。柳宗元謫居永州十年,前五年寄寓在河東城內和尚廟里,后五年卜居住愚溪河畔。柳子廟就是在其原住址上修建起來的,其門前沿溪而行的古街道叫柳子街,近千米之長,兩邊的建筑,多為清代及民國建筑,也有一些是近期修復的仿古建筑。整條街道都是青石板鋪就,走在上面,頗能給人一些唐風宋韻的感覺。柳子廟在古街的中部,為三進建筑,最前面的部分是個古戲代,據說是清代道光時期的遺物。其鎮(zhèn)廟之寶是后殿的數十方碑刻,以唐代以來的碑刻為主,其中蘇東坡書寫的《荔子碑》最有研究價值。此碑摹刻于柳州羅池廟,為韓愈撰文,敘柳宗元之事,蘇東坡書寫,世稱“三絕碑”。后殿左側廊下有兩塊懷素書的草書碑,是后人翻刻的,從做工和版本來看,比較平常。右側長廊有嚴嵩的兩塊行書碑,此碑不但內文詩格清麗,書法藝術也相當高,是難得一見的嚴嵩真跡石刻。另外,還有明代曹來旬《游愚溪》碑、劉養(yǎng)仕《重修柳司馬祠記》碑,碑制或者稱不上一流,但其詩文內容卻是研究柳子精神的第一首資料,十分寶貴。

從愚溪橋沿瀟水上行三里左右即到了朝陽公園。園址位于零虛山上。徐霞客形容此山“一山怒而豎石,奔與江斗”,可見它的奇特地貌。朝陽洞口處在零虛山下臨瀟水的山根,巖體由頂山、上洞、中洞、側洞四部分組成。這也是元結命名的地址,他為之撰《朝陽巖銘》和《朝陽巖詩》,并刻于石上。后來柳宗元貶居永州,也常到這里游覽,賦有《漁翁》詩一首。經過元結、柳宗元的詩文渲染,朝陽巖名聲大振,歷代文人墨客流連于此,多有題刻。至今,零虛山上分布著大小二百余塊石刻,都是唐代以后的遺物,書體以楷、行為主,篆書和隸書較少。朝陽巖上洞篆石亭即圍護有清代書法家何紹基題刻的“何須大樹”四個字,清鄧守石篆書的元結《朝陽巖銘》和《朝陽巖詩》,以及黃庭堅游朝陽巖詩和黃庭堅像、楊翰的和詩,吳大徵、林紹年等人的詩。中洞石壁上存有唐以來多人題名及詩作。其中周敦頤的題刻、何紹基的行書刻詩明晰可辯。此外,還有明人摹刻的柳宗元《漁翁》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山無心云相逐”題于巖側石壁上,其文物意義,不言自明。

出零陵城二十余里,我們來到賢水河入匯瀟水的地方,但見一座喀斯特地貌的山丘平地而起,石峰參差錯落,山間和石縫之中,生長著雜樹、藤蘿、荊棘、野草,青枝綠葉,生機勃勃,這就古永州八景之一“淡巖秋月”景觀所在地。這座山叫淡山。淡巖就位于山麓,被視為碑刻文化瑰寶的淡巖石刻均在洞內。這里曾經一度被用作為軍工廠,現已遷出,其洞窟空間面積之廣大可想而知。由于洞內光線陰暗,只能憑借手電筒,才能略見其貌。淡巖中可考究年代的最早石刻是宋熙寧七年(1074)《柳應辰記》,然后是宋崇寧三年(1104)黃庭堅游淡巖寫下的二首《淡山巖詩》。黃庭堅在詩中發(fā)出“永州淡巖天下稀”的感嘆,自此之后,歷代文人名士摩肩接踵,紛至沓來,淡巖石刻也日漸增多,共計約400余人游淡巖并撰文題刻。我們憑著光芒有限的手電筒照看,依然可以看到洞壁上的古人字跡,有數十塊之多,有的字跡甚大,有的就刻在溶洞頂壁,做工精細,非常工整。從地面到洞頂有數丈之高,其鐫刻難度可想而知。這其間,或多或少透露著古代文人的活動氣息。遙想當年明月夜,月光自明巖蒼穹映照而下,影布石上,淡山巖石嶙峋,幽邃玲瓏,其狀為覆盂,山勢挺拔俊俏,翠環(huán)數里,云氣起其間,竹樹岡巒,一片皎潔,詩意滿地,確實令人神往。

到拙巖去要坐船。從蘋島處溯湘水西進,過鹿角嶺,進沙坪里,看到一塊陡峭的崖壁橫于江邊,這就是拙巖。 從巖壁邊登上一處狹窄的平臺,但見巖壁上有清人仙農題寫的“忘機處”三個篆字,后面是清代曾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零陵名士周崇傅老先生的題跋:“溫飛卿《利州南渡》詩有‘五湖煙水獨忘機’句。仙農意不在鈞暇以釣為寄,且題此處曰‘忘機’,近乎道矣!”字里行間,仿佛讓人能夠里觸摸到超然物外、恬淡自在的‘忘機’心境。拙巖洞口和洞內巖壁上有40多塊摩崖石刻,由于時日久遠,風化嚴重,大多難以辨認。有一塊唐人張九齡的題刻堪稱這處石刻群中的靈魂:“坐對玲瓏石,奇哉以拙名,世人皆聞巧,沈老獨輸囗,返本從余悟,還元發(fā)古情,囗囗題八景,敢與繼先聲”,其筆劃字型將行草之飄逸秀夭融于一體,形諸石上,堪稱典范。

3

龍巖·幽巖·“漢營古跡

從永州城區(qū)西行二十里,到了東安北部古鎮(zhèn)蘆洪市,這里自西晉永熙元年(290)置應陽縣,為縣治所在地,歷三百年之久,積淀了豐厚的人文底蘊。位于鎮(zhèn)東千米處的九龍巖石刻群,猶如一軸塵封的人文畫卷,銘刻著久遠歲月的人文信息。最早的一方石刻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東安縣令張?zhí)晁},距今千年有余,記載了鎮(zhèn)壓農民起義(“平將寇”)和“蘆洪置司”的重大史實,對研究東安政史和建置變遷,具有十分重要的補史價值。宋治平四年五月七日,周敦頤游九龍巖,摩巖題字。其側有宋人蔣忱《九龍巖記》、陶弼游九龍巖詩題刻,此外宋元豐三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之弟曾布率家眷游九龍巖也題名巖壁。宋紹圣甲戌年零陵郡府判阮之武題詩九龍巖,宋紹興元年胡寅、胡寧、胡宏題九龍巖,明萬歷三年東安縣黃巖題詩,清嘉慶辛未年王渭題名九龍巖——此為最后一塊古代石刻。文物部門統(tǒng)計,九巖巖石刻中宋刻30方、元刻1方、明刻2方、清刻3方,不明者7方,約有二十方保存較為完好,其他已風化模糊,字跡難辨。這些題刻穿越歷史,是當地文學、金石書法研究的重要資料,有證史、補史、正史的價值。

東安的另一處名巖在紫溪市鎮(zhèn),這里是東安的老縣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馬殷取永州,在原應陽境內立東安場。五代時,境域屬楚永州零陵縣地。宋太宗雍熙元年(984),析零陵縣地,升東安場置東安縣,屬永州零陵群郡。1945年東縣治遷白牙市鎮(zhèn),紫溪作為東安縣治的歷史將近千年。留下漢營古跡、幽巖、廣利橋、吳公塔等人文勝跡,其中幽巖以石刻著稱。我們從紫溪市鎮(zhèn)北徒步,約三里,即到了幽巖所在地五峰山,昔時山巒疊翠,古木參天,林深路僻,巖內深邃幽靜,故稱“幽巖”。據說幽巖有九洞,洞與洞之間有門相隔,自北門而入,沿西折南而行,可至湘江支流紫水北岸,只是各洞寬窄不一,高矮有序,有的地方難以穿越。奇特的巖景,幽靜的環(huán)境,曾引來無數逸官譽髦、騷人墨客游覽觀光,并多有題刻。明人朱麟游幽巖詩:“平生慕懸遠,此日得幽深;初入疑無地,空洞實可尋;擊石聲浮磬,博沙影耀金;鳳圖開自昔,虎跡見于今;境虛集眾妙,興到發(fā)豪吟;漸覺失群慮,浩然散煩襟;來路云速野,歸途月在林;達觀應未已,聊然慰此心?!彼闶且皇准炎?。我們在幽巖洞口反復尋找,總共發(fā)現六塊題刻,均是苔痕累累,字跡南辨,從能辨別的落款看,為宋代題刻,應該是有歷史和文物價值的。

訪罷幽巖,從五峰山下來,我們返回紫溪市鎮(zhèn),來到位于鎮(zhèn)北側山腰的孔明點將臺,相傳三國蜀相諸葛亮屯兵扎營于此。此臺高約150米,全部用幾百斤的重石塊筑砌而成,臺前有兩根一丈多高的石柱,系專為孔明懸掛天燈祭神而設。諸葛亮治軍嚴謹,用兵如神,號令如山,他扎營紫溪期間,常在臺上指揮操練軍隊,發(fā)號施令。此刻,我們站在點將臺上,仿佛猶能看到昔日千軍萬馬整妝待發(fā)的壯觀場面,不禁令人浮想聯(lián)翩。當然,我們看到的不是千軍萬馬,我們看到的以斜對面的一個又一個山巒,它們各自屹立,沉穩(wěn)、堅定,氣勢如虹,讓人看了感慨不已。其中臨近紫溪河水的一座山巒叫張飛嶺,相傳是張飛駐營的地方,與孔明點將臺剛好互成犄角之勢,諸葛亮如此布陣扎營,其高明軍事才干顯而易見。我們轉到張飛嶺腳下尋找營盤舊址,在臨河的巖石上找到了“漢營古跡”四字題刻,是明代萬歷年間東安縣令朱應辰題寫,四個楷體大字,每個字都有半米見方,字大如斗,蒼勁而有力,在歲月的風蝕之下,頗顯滄桑之感。一經觸摸,便有一股雄渾蒼茫的歷史氣蘊在心中激蕩,仿佛就是古戰(zhàn)場的余音回響。

4

王管巖·舜帝陵

拜謁九嶷山舜帝陵,我們先到玉管巖去看古舜帝陵遺址。這是我國目前發(fā)現最早的唯一與歷史文獻記載相吻合的上古五帝陵廟建筑遺址,為秦漢至宋元時期的舜帝陵廟,與馬王堆帛書地圖標注的地點完全一致,其出土的建筑構件及祭祀殘片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考古價值。

據《九疑山志》記載,最早的舜廟建于夏朝,地點在大陽溪白鶴觀前。第二座舜廟建于秦代,舊址在玉琯巖旁。大鶴觀前的廟址已不可考,目前發(fā)現的是秦漢至宋元時期的舜廟遺址。這里正在進行拆遷和綠化,擬建設一座集文物博覽、科考探秘、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古舜帝陵遺址公園。現在它還是在發(fā)掘中的遺址。更多的人文信息還需要一旁的玉管巖來佐證,確切地說是需要玉管巖摩崖石刻的碑文來證史、補史。

走近玉管巖,迎面看到大宋嘉定年間任道州刺史的莆田人方信孺題刻的“九疑山”三個隸書大字,據說這是永州石刻中字徑最大的石刻,三個字有1.7米見方大小,實在難得,堪稱奇觀,從中可以看出古人對大字架構的把握和獨特的審美能力。我走到石刻之下,伸手觸摸最下面一個“山”字的深深刻痕,仿佛尚能觸摸到那來自宋代的遙遠的人文質感。旁邊還有數塊小碑,也是宋代的遺物,很值得關注。其中一塊是宋代翻刻的蔡邑《九疑山銘》,也是隸書,雖出自宋人之手,但反映的卻是蔡邑的面貌,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毒乓缮姐憽返膬热菘梢哉f是舜帝南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的歷史補證。

從玉管巖出來,我們往舜源峰拜謁現今的舜帝陵,它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由玉管巖遷來的,位于舜源峰北麓,坐南朝北。但明清建筑已毀,如今的陵廟為上世紀90年代重建,為仿清式,兩重院落,四進建筑,由神道、午門、拜殿、正殿、寢殿和陵山(舜源峰)組成,是國內唯一的舜帝陵,從1995年搶修重新開放以來,一直是海內外游客、炎黃子孫朝拜祭祖的“圣地”,并被列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歷史上祭拜舜帝從夏代開始,大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臺恭祀舜帝。秦漢時,已在九嶷山玉管巖側畔筑舜帝陵廟以祭祀,唐宋綿延,至元代中斷數百年。明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朱元璋新制御祭文,遣翰林院編修雷燧赴九疑山祭舜,將舜廟從玉管巖遷至舜源峰下,并立祭碑一方,為后世景仰。爾后明代祭舜成為一種定制,三年一大祭,一年一小祭,大祭由朝廷派欽差或大臣,親奉詔書來舜廟祭奠,小祭則由當地縣令和地方生員陪同完成,均勒石為記。

我們在舜源峰的舜帝陵緊鄰寢殿下方,看到左右兩側陳列著歷朝歷代祭舜的碑刻,右側是從清朝到民國的祭碑32塊,以清代為主,書體風格近似北魏墓志,中有何紹基所書“諭祭文”碑刻一塊,楷書,是其晚年之作,在何紹基的書法中當可占一席之地。清碑之上大都刻有“倫音”二字,說明祭祀活動是由皇帝下詔舉行的。有一塊明代石碑,記錄官府與瑤人言和的事,字的橫畫均取水平之勢,和平安詳,與主旨相得益彰,獨具匠心。左側的石碑基本是今人所制,也多出自名家之手,其史料與藝術價值,同樣不可小看。

離開舜帝陵前,我撫摸著寢殿正前方“帝舜有虞氏之陵”碑刻,心里好生感慨。這塊古碑,相傳是漢代徐儉所立,千載之下,仍然屹立,不能不讓人蕩起思接千載的聯(lián)想。

5

月巖·濂溪故里·何紹基祖居

道縣是唐代詩人元結任刺史的地方。元結在勤政之余,“放恣山水”,留下不少人文勝跡。他在這里寫下了“前承晉代謝靈運《游名山記》、后啟柳宗元《永州八記》”的千古奇文《右溪記》,被清人吳汝化評價為“文字幽妙芳潔,能自成境趣”、“實開子厚之先聲”。元結在瀟水河邊發(fā)現了一塊奇石,高約五尺,中有凹孔,可以貯酒,便經常來這里宴飲,并為之作《瓜樽銘》,還讓江華縣令瞿令問刻于石上。此碑現已移放在祁陽浯溪碑林公園。

宋代名相寇準也曾謫貶于此。他生活在遼、宋戰(zhàn)火頻燒的年代,力舉抗戰(zhàn),卻遭受排擠,內心里充滿了對天下太平的渴望,因此在瀟水河邊修建了一座閣樓,命名“望太平”三個字以寄心懷。他經常登此樓閣,北望中原,憂國憂民。并賦詩《望太平》:“高樓聊引睇,杳杳一平川;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舊業(yè)遙清渭,沉思忽自驚”,表達胸懷。此樓至今猶存,只是后人為紀念他而改樓名為“寇公樓”了。

道縣最吸引人的人文勝跡還是與生于斯、長于斯的歷史文化名人周敦頤相關的月巖。相傳周敦頤早年曾在此巖讀書悟道,繪太極圖,后開創(chuàng)宋明理學,影響中國歷史數百年。這里不僅風景奇特,引人入勝,而且歷代摩崖碑刻數量也不少,有數十塊之多,大多是明代以后的遺物,其中也一塊是宋代景定四年的刻石,字近《石門頌》,值得關注。流連在月巖之中,沿著巖壁,一一去觸摸那些古代石刻,想象少年周敦頤在這里讀書悟道的情景,想象后來的文人騷客紛紛慕名而來,在此吟風頌月,摩崖題刻,那是何等風雅的事情??!山水與人文在這里結合得絲絲如扣,天衣無縫,百代之下,猶自令人向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在道山腳下的濂溪故里,已沒有什么碑刻遺存,連周敦頤故居都是新近修復的。只有象征周敦頤創(chuàng)始的理學源頭的村外井泉,依舊汩汩冒涌,長流不斷,讓人略感安慰。井竇巖石上刻有“圣脈”二字,尚算工整,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接下來我們去了東門村,這里有兩座古宅院——探花第和進士第,是清代書法家何紹基的祖居和故居。何紹基的父親何漢凌出身寒門,早年一邊在家開辦私孰,一邊青燈苦讀,于嘉慶十年(1805)高中進士一甲第三,后來官至大夫。何紹基在父親高中探花三十年后,于道光十六年(1836)考中進士。因此,東門村就有了“探花樓”和“進士第”二座大宅院。在這兩處宅院里,存有何氏族人從各處搜集來的古碑數塊,大都出自何氏家族子弟之手。其中有何紹基手書碑刻兩塊,楷書,一為其早年風格,一為其晚年風格,值得研究。

讓人深感惋惜的是何紹基故居東洲草堂已然不存,原址上建有一棟小小的紅磚民居,門額上雖然掛著“東洲草堂”的牌匾,給人不倫不類之感。實在遺憾!

6

上甘棠古村

位于江永縣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層鋪鎮(zhèn)上甘棠是一塊風水寶地,早在宋代,就有人寫詩描述她的美麗:“舂陵周氏溪山勝,多少騷人為發(fā)揚,我道其間描不盡,一圖太極是甘棠?!睆臐h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止,在此建謝沐縣治,長達700年。唐太和2年(827),山東青州人周如錫統(tǒng)軍平定南方叛亂,經過此地,忽生留戀之意,即舉家遷入,聚族而居,至今已過千年。

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在風光旖旎的謝沐河和蒼茫巍峨的屏峰山脈環(huán)抱之下,顯得靜謐、恬淡而又孤獨。它一面依山,三面環(huán)水,青石條壘砌圍墻,南、北各設出口,構成“圍城”格局。村內主干道自山根始,沿河岸向南布置,長約200米左右;與主干道垂直布置的次干道共10條,延伸500米以遠。上甘棠村的周氏族人共計10族(亦稱“10甲”),各自沿次干道及次干道左右設置的小巷向后延伸,布置住房。在交匯主干道的次干道的起點,設置各族門坊,共計10坊。各坊沿河設置碼頭,供一族之人取水洗滌之用。時至今日,在近百條青石板鋪就的大街小巷里,依然居住著430戶1800多人的周氏族人,整個村落里僅7戶異姓人。

在上甘棠村的村口,我們看到一座標志性的建筑,就是文昌閣。這座寓有“耕讀傳世”深意的古閣樓,始建于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重修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上、下共四層。一、二層由青石磚砌筑,設小式窗戶;三、四層為純木結構,由抬梁、童柱支架而成。抬梁做工極為考究,童柱采用蓮花瓣座騎駝峰。屋面為青瓦歇山頂,斗拱飛檐,雕刻精美,具有明顯的明代建筑特征。閣內不塑觀音不拜菩薩,浮雕漆畫盡是鑿壁借光之類的讀書故事,顯示出周氏后輩傳承耕讀遺風的信仰。歷史也顯然沒有虧待周氏族人的良苦用心,在一千多年的歲月中,上甘棠村共走出了11位進士,110多位知縣以上的文官武將……

出上甘棠村,西行百步,有一處奇特的景觀,叫“月坡亭”。實際上并不是什么亭子,而是山崖下一處貌似新月的坎凹處,長條形狀,入內可避風遮雨,人稱為“亭”?!巴ぁ眱扔心ρ率?0多件,綿延宋、元、明、清4個朝代。其中屬北宋的2方、南宋的4方、元代的1方、明代的1l方。在眾多的石刻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南宋丞相文天祥手書的“忠孝廉節(jié)”四個字,每字高1.8米,寬1.3米,字跡蒼勁有力,鐫鑿工藝甚佳,莊重而壯觀。據傳為上甘棠周氏弟子周德厚做官杭州太守時,與愛國詩人文天祥結交莫逆,遂請文手書四字刻于故鄉(xiāng)石崖,用以規(guī)正門風。忠于祖國,孝順長輩,廉潔自律,氣節(jié)長存,周氏子孫所遵奉的這一人生教義,其實正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真義所在。難怪上甘棠人能夠在上千年的時間里和睦相處,安祥生活,絕少偷盜搶劫紛爭之事發(fā)生??梢哉f,月陂亭摩崖石刻,就是上甘棠村周氏家庭在石壁上留下的一部石刻家譜。省文物局的專家評價:“這樣一處由一個家庭,在近千年的歷史中,陸續(xù)鐫刻的專門反映該家族歷史的發(fā)展過程的摩崖石刻,在全省還是第一次發(fā)現?!?/p>

沿古驛道往南走,約半里左右的地方,另有一處長方形木石青瓦結構的古涼亭,叫壽萱亭。蜿延的青石板驛道就從亭內穿過,亭兩側各布置條石長凳供路人歇息,亭墻內砌有碑刻三方,據說是村人周際隆于清光緒33年為其母80壽辰而建,鑿佛言于石碑之上,以表對慈母的孝順之心。中有《慈悲佛母他字歌》碑一方,載81個“他”字,教導族人孝長老、愛妯娌、濟困弱、守誠信、戒賭博、遠聲色、不貪財、愛生靈……合于人情世理,引人向善求真,昭示出周氏族人為人處世的準則立場。也正是這樣一種道德文化的力量,敞開了上甘棠人廣博的胸襟,使之于自尊自立自強自信的持守中繼往開來,千年不衰。

7

寒亭暖谷·陽華巖·秦巖

唐宋時期江華是道州屬地,唐武德四年(621),析馮乘縣置江華縣,縣城就在現在的沱江鎮(zhèn)老縣村,湘江上游干流馮河從這里流過。老縣村的蔣家山,山勢險峻,巖石千姿百態(tài),樹木郁郁蒼蒼,風景秀麗。山腰有一塊地勢較為平坦的凹地,相距不過數十米就是寒亭、暖谷二景所在地。寒亭始建于唐朝,公元 766 年,唐代詩人元結任道州刺史時到此游覽,感其“ 大暑登之,疑天時將寒,炎蒸之地而清涼可安”,遂命之為“寒亭”,并自成一景:“寒亭秋色”。暖谷位于寒亭西側,是一自然山洞,宋治平四年 (1067 ) 被人發(fā)現。此洞雖與寒亭相距不遠,但氣候卻截然相反,隆冬時節(jié)這里依然溫暖如春,成為另一奇觀:“暖谷春容”。寒亭暖谷,“寒亭秋色”與“暖谷春容”二景同在一山中,唇齒相依,相輔相成,為江華古八景之一。

元結游歷寒亭,寫下《寒亭記》一篇,由當時的著名書法名家、江華縣令瞿令問書寫并摩崖刻。此后,文人騷客慕名而來,紛紛留下了他們的詩文及作品石刻。憑借石頭的堅硬與恒定,這些神奇的文化符號穿越歷史的煙塵而不被湮沒。我們在這里,尋到了李長庚《詠空翠亭》、楊萬里之子楊長孺《題小飛來亭》、蔣子奇作的《寒亭銘》和《暖谷銘并序》等石刻,皆是唐宋遺跡,當是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有一塊“壽”字石刻,高2.30米,寬1.80米,楷書,為迄今永州境內發(fā)現的最大獨字石刻。另有“寒亭路”、“寒亭暖谷”、“空翠亭”等書法石刻,亦赫然醒目。

陽華巖是元結在江華命名開創(chuàng)的又一處歷史文化勝跡。應該是在游覽寒亭暖谷不久,元結緊接著游歷了陽華巖,并且寫下《陽華巖銘有序》,還是由他的老搭擋瞿令問書寫刻巖,引領后來者眾多的題詠,造成一方名勝。

我們驅車至江華城郊看了寒亭暖谷石刻,然后沿著沱江至馬鹿洞鄉(xiāng)道,走了一程,再穿過一小段田埂路,便到了陽華巖巖口。但見洞內巖壁平整,整齊排列著數十方石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陽華巖”三個篆書大字,其側有《陽華巖詩》、《陽華巖銘有序》等依次排開。細數陽華巖石刻共有40余塊,大小不一,其中字跡清晰可辨的有38方,皆為陰刻。這其中,以元結撰文、瞿令問書刻的《陽華銘有序》和宋代安圭的《道州江華陽華巖圖》石刻最具歷史文化價值。

陽華巖的石刻從字體看,聚楷、行、草、隸、篆、籀各種書法于一巖,字體齊全;從年代看,最早的刻于唐代,最多的刻于宋代,時歷唐、宋、明、清;從內容看,有吟銘、有題刻,納詩、詞、圖、銘、記于一地,集江華古代書法摩崖石刻之大成,充分體現了盛唐、宋代時期江華的文學及書法創(chuàng)作的盛況及風彩。其中宋代安圭題寫的碑刻《道州江華陽華巖圖序》是國內少有、湖南省僅存的摩崖圖刻,圖文真實地記錄了陽華巖鼎盛時的盛況,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和書畫藝術價值。唐代江籍刻立的《華巖寺記》是國內罕見的土地、寺廟購買、測量權屬及管理記載石刻,堪稱稀有。這些石刻是研究唐代以來江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學史和藝術史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和珍貴資料。

江華境內的另一處摩崖石刻群在秦巖,位于江華瑤族自治縣白芒營鎮(zhèn)秦巖村,相傳為秦始皇開疆屯兵之遺址,這是一處發(fā)育成熟的喀斯特溶洞。全長3.8 公里,地下水路1000米,面積約6.8萬平方米,全巖三個溶洞,即桃源洞,水晶洞,天仙洞,洞洞相連,景景奇妍,各種樣式的石鐘乳,擬物象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水晶洞中,泉水清澈見底,石鐘乳千姿百態(tài),意境幽深。仙人洞中種種傳說廣為流傳,影響很大。當然,最有影響的還是保存完好的秦巖石刻。我們在洞內仔細尋找,一共發(fā)現13處,字跡基本清晰可辨,特別是洞口“秦巖”二字,為漢代蔡邕所書。想一想,那是多么遙遠的時代,一代文學大家蔡邕竟來了到如此蠻荒之地,留下題刻,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久遠的時代早已消逝于歲月的長河,留下來的是這些神奇的文化符號和蘊含其間悠遠綿長的文化神韻。

作者:文紫湘

責編:秦偉

Hash:15e159e0d80864f8c34044f3ebd3c650354304d7

聲明:此文由 文化永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