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市 · ?尋訪燕爾洞“石門人”

皂角市 · 尋訪燕爾洞“石門人”

距皂市水庫大壩水域幾里處,皂市鎮(zhèn)鳳堡嶺西北角,渫水北岸一段凹岸的石灰?guī)r陡壁上天生一個三層溶洞,洞高出渫水河8米。也就是這個不高不低的8米山洞,成就了澧陽平原最有價值的古人類洞穴遺址。而在西歷紀年2007年,這個極有考古價值的山洞卻又遺憾地被人為的水域所淹沒。這個洞穴就是被專家命名的史前人類洞穴遺址——燕爾洞。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古人類文明最初不是在大坪大壩發(fā)育,古人類文明最初發(fā)育在河流兩岸以及平原入山前過渡地帶的山洞河谷等地。灃陽平原屬于洞庭湖平原的一部分,它與江漢平原連成一片,呈扇形帶。澧陽平原東起洞庭湖西北岸,西抵石門,跨經(jīng)石門、臨澧、澧縣、津市等縣市,東西約100多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相對于整個洞庭湖平原和江漢平原來說,灃陽平原只是臨近山區(qū)的小平區(qū),考古專家早將眼光投向這個平原及周邊丘陵山地,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了一批與人類生活有關的山洞和曠野遺址。如澧縣的城頭山遺址、八十擋遺址、臨 澧的青山扁洞、華擋遺址。相對于澧陽平原,石門澧水河谷和渫水河谷則又是平原到山地的過渡地帶。石門屬于武陵山脈余脈,東連澧陽平原,境內有渫水從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石門全境,澧水由西向東穿過石門、臨 澧、澧縣、津市流入洞庭湖??脊艑<乙苍鐚⒀酃馔断蛄?澧水河谷和渫水河谷。石門 渫水河谷燕爾洞恰好處在澧陽平原西端由平原入山地的過渡帶上。1982年考古專家爬上渫水巖壁,鉆進燕爾洞發(fā)現(xiàn)并采集到犀牛化石、東方劍齒象牙化石等。1986年湖南文物普查,一群專家學者再次爬進山洞采集到動物化石多件,并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經(jīng)專家實地考察,認定石門燕爾洞是一處有希望找到人類化石的重要洞穴遺址。1989年1月石門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1992年,隨著長江防洪樞紐工程皂市水庫的立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袁家榮與石門縣博物館聯(lián)合對皂市庫區(qū)燕爾洞進行科學發(fā)掘。燕爾洞洞穴遺址由兩個洞穴組成,編號為1號洞、2號洞。1號洞在北側偏下部位,2號洞在南側偏上部位,兩洞均發(fā)育在鳳堡嶺西面陡壁上,間距7米。1號洞穴,洞深14米,高約2米,洞口為弧形。洞廳黑暗無光,中央有一巨大的洞頂崩塌角礫,徑約2~3米,角礫的底部有豐富的動物化石膠結堆積。在洞廳東側延伸方向有哺乳動物化石和人類文化堆積。洞穴堆積層次分明,動物化石豐富,多屬典型的華南哺乳動物群,出土了獼猴、豪豬、竹鼠、虎、豹、獾、東方劍齒象等100多件化石。在化石堆積層中發(fā)現(xiàn)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錘等石制品50余件以及燒骨和經(jīng)人類加工的骨器。特別重要的是1號洞發(fā)現(xiàn)了一段人類左股骨化石、下頜骨各1件以及完整牙齒3顆。2號洞穴洞口也呈弧形,寬10米,高約2米,深13米,內寬9米,動物化石與1號洞相同,也發(fā)現(xiàn)有一批打制石器和骨器。

2006年,皂市水庫大壩即將竣工蓄水,省考古研究所袁家榮這個中國南方地區(qū)舊石器考古權威人士再也坐不住了,親自到石門爬進燕爾洞進行第三次挖掘。洞里有長腳蟲、滴水、無光、陰冷,挖的坑又怕塌方。袁家榮所長帶領芷江、津市、石門的考古專家在只有1X2米的探方很因難的操作了幾天。突然,石門博物館副館長譚柯亮在1號洞T7探方中挖掘到一顆牙齒,馬上給袁所長匯報,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權威專家的辨認結果。袁所長看了一會說:“這是人類牙齒”。大家圍攏來在1號洞T7探方中興奮又小心翼翼的挖掘,又發(fā)現(xiàn)了兩顆完整的人類牙齒。至此,1號洞出土了6顆人類牙齒,為研究湖南古人類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當夜,袁所長破例喝了酒,慶祝這個重要發(fā)現(xiàn)。2007年,袁家榮所長在接受省市記者采訪時仍然興奮地說:“燕爾洞是湖南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處古人類居住點,距今年代約兩萬年,保存相當完整,內涵最豐富,價值重大。在這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湖南最早的晚期智人牙齒化石,還有石器以及大量的動物化石,其發(fā)展脈絡是最清晰的。燕爾洞是最完整的一個古人類洞穴遺址?!?/p>

《神奇石門 · 文博卷》這樣表述:燕爾洞洞穴遺址發(fā)掘面積雖小,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古人類文化信息。出土的人類股骨,是湖南境內首次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化石,考古學上我們稱之為“石門人”,“石門人”的生存時代可以從共生的動物化石群得到說明,可能為晚更新世的晚期。 根據(jù)燕爾洞1號洞穴和2號洞穴堆積的地層分析與比較,1號洞穴應為晚更新世, 距今約2~10萬年;2號洞穴略晚,已進入晚期“智人”"階段,距今1~5萬年。此為本省唯一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化石點,填補了湖南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的空白,在考古界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2007年底,曾經(jīng)是炊煙裊裊的村莊,曾經(jīng)是湖南省最早的一處古人類居住點——燕爾洞,全部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之中。2008年石門縣旅游局把這片汪洋水域取名皂角湖,分三個景區(qū),制定了旅游開發(fā)規(guī)劃,其中陽泉景區(qū)以探尋萬古人文為主題開發(fā)旅游,計劃在燕爾洞上方建摩崖石刻,說明燕爾洞的方位及考古價值,在燕爾洞上方北線公路左側設燕爾洞古人雕塑,水庫大壩前建燕爾洞國際大酒店和民俗文化村……然而不論怎樣的建設都無法彌補燕爾洞遺址被淹沒的遺憾。我在早幾年設想準確地說是希望有關部門打隧道或修擋墻保住燕爾洞。然而開發(fā)商提前蓄水帶來的巨大利益讓這個保護計劃胎死腹中?,F(xiàn)在,我仍然固執(zhí)地渴望有關部門能否放低湖水修一道擋墻拯救這個湖南省目前發(fā)現(xiàn)最早的一處古人類居住點,修一道擋墻保存這個填補湖南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空白的直接證據(jù),修一道擋墻保存這個可供無數(shù)人無數(shù)代人閱讀的課本。要知道任何復修的美麗都抵擋不住燕爾洞遺址這個廢墟本身帶給人們無窮而深刻的文化震撼。(2009年7月)

下期《字巖壁在哪里》敬請關注

作者簡介

Hash:547480095f1651fbeac86702df69dbb90dd2606c

聲明:此文由 掌上石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