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長白山下發(fā)現一個媲美雪鄉(xiāng)的錦江木屋村,原始古樸景美人少

冬天是東北最美的季節(jié),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絕對令人神往,尤其是像渝帆這樣的南方人更是沒有任何免疫力,每年冬季都會到東北來玩上一兩次,而且都會玩得很樂不思蜀、離開的時候還總是依依不舍。

這不,前幾天剛聽說吉林下了今冬最大的一場雪,立即便開始計劃今年的東北之旅,而這一次我們選擇了融觀雪、滑雪、冬捕、賞霧凇、泡溫泉于一程的吉林之旅。

吉林的第一天,我們正好趕上第三屆吉林冰雪產業(yè)博覽會暨第二十二屆長春冰雪旅游節(jié),我們便在長春逛了逛展會,借此全方位了解了吉林冬季旅游的諸多看點,并以此完善了我們本次吉林之旅的行程計劃。

第二日,我們乘坐巴士趕往我國十大名山之一的長白山,一路上平原沃野、山川河流,凝霜掛雪、戴玉披銀,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儼然是一幅不斷延伸的水墨畫卷。中午的時候,我們在長白山下發(fā)現了一個非常古樸美麗的小村子——錦江木屋村。

同行的當地朋友介紹說,在舊石器時代,長白山人生活在山林中,居住在山洞里。進入鐵器時代,人們才從洞穴、地穴、半地穴的居室中逐漸走上地面。又從初級的“地窨子”、“馬架子”,發(fā)展到后來的木屋。到了金代,在此生活的女真人開始因地置宜的運用長白山上得天獨厚的樹木資源,開始修建簡陋的木榼楞房居住,明朝以后,人們對于木屋的建筑早已駕輕就熟,工藝也更加完善。到了清末,長白山腹地的人們基本都居住在木屋之中,由此便形成了獨具民族風格特色的木屋民居建筑。

但是后來隨著社會的長展,古老的小木屋慢慢變得陳舊,加上國內對森林砍伐的管控,修建房屋時,鋼筋混泥土慢慢取代了古老的小木屋,即便是長白山下也越來越難看到小木屋了,所以錦江村能有如此多的小木屋,即便是當地人也覺得很是欣喜。

關于錦江木屋村的來歷,當地也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是由1677年清朝留守滿族人在此居住時便開始建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原名孤頂子,以當地一座孤立突出的山峰而得名,后來因村前有錦江從此流過,而改名為錦江村。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該村建于1937年,是日本人侵占東北時,實行兼屯并戶,把幾個村屯合并到一起,形成了聚居的木屋村落,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對于錦江村的歷史,渝帆并未去深究,對于我們游客而言,它究竟建于什么時候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美就夠了,只要能讓我們玩得開心足矣。

此前,這個木屋村落一直默默地藏在深山里不為人知,后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被通化師范學院一位美術系教授在長白山老林子里寫生時發(fā)現,隨后,他寫了調查報告上報省文化主管部門,后來才引起人們的重視,搞歷史的、考古的、攝影的、繪畫的都紛至沓來。后來在2004年長白山文化研討會上,錦江木屋還被定為"長白山木文化的活化石"。

渝帆注意到,這些木屋選用的建筑材料全部是山林中圓木,建造方法是根據建造的房屋大小,將原木兩端鑿刻成凹槽,然后相互咬合疊摞在一起,搭成房屋四壁的“木墻”,再將松木鋸成“木段”,加工成“木板瓦”,也叫“苫房板”,覆蓋于房頂擋雨,再用一根完整倒木掏空成筒狀立在屋外做煙囪。

現在錦江木屋村在吉林已經小有名氣,甚至成為當地的一個網紅打CALL地,我們在此停留了一個下午,拍下了不少照片,有風光的,也有人文的,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展示了,后續(xù)渝帆有時間的時候再另文與大家一起分享。

Hash:57a0749d08ae0546fe927542b24ff4c3c4d44cad

聲明:此文由 悠游吉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