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城的秘密|一個古怪地名,把這個縣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

埒(liè),

一個生僻字,

也是山西古縣名稱。

因傳統(tǒng)文獻記載很少,

故鮮為人知,

歷代學者憑借文獻中零星記載,

推斷古“埒”置于神池應縣等地,

而史學界多傾向于神池。

忻州兩位學者,

五寨縣縣志辦主任朱和森

五寨縣招商服務中心主任郭效生

癡心當?shù)匚氖费芯俊?/p>

他們認為沒有詳實可靠證據(jù)

輕易推斷哪一地是埒地,

都是不準確和不科學的。

今天推出的,

便是二位根據(jù)各種考證得出的研究成果。

▲趙孟頫楷書中的“埒”字

▲忻州五寨縣地貌

首先我們搜索關于埒縣的記載: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記載:“埒縣: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山西省寧武縣北。屬雁門郡。東漢省”?!稘h書·地理志》中記載:西漢雁門郡,戶七萬三千一百三十八,口二十九萬三千四百五十四。縣十四:善無、沃陽、繁畤、中陵、陰館、樓煩、武州、鬢陶、劇陽、崞、平城、埒、馬邑?!?a href='/houhanshu/' target=_blank>后漢書》中記載:東漢雁門郡,治陰館(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領14縣:陰館、馬邑、埒縣、樓煩、廣武、原平、鹵城、汪陶、繁畤、劇陽、崞縣、武州、平城、強陽。說明埒在西漢和東漢時就有建置,而其他關于埒的記載很少。

那么究竟古埒在什么地方建置?現(xiàn)在有兩種說法。

一、神池說

神池縣位于忻州市北

翻閱《神池縣志》,有“西漢埒縣屬樓煩縣”記載,又《中國歷史地圖集》將埒縣標注于今神池縣東北,因此有神池說。

楊年生先生在其《<中國歷史地圖集>西漢雁門郡所轄地望??奔鎽?zhàn)國部分地名校補》中,系統(tǒng)探究《水經(jīng)注》卷十三?水(桑干河流域)及《水經(jīng)注》卷三樹頹水流域后,基本排除了雁門郡埒縣地望位于?水(桑干河)流域與樹頹水流域(蒼頭河)之可能性,而將目光鎖定于雁門郡所轄中陵、馬邑、樓煩西的大片空白區(qū)域,即今神池、偏關二縣所轄范疇。北沙城漢遺城址位于神池縣長畛鄉(xiāng)北沙城村北約100米處,平面呈現(xiàn)方形,邊長約2000米。城墻基寬約2-3米,殘高約0.3米,墻體夯筑,采集有繩紋瓦殘片,曾出土五銖錢、鐵鈴鐺及泥質灰陶罐等。按《山西文物地圖集》相關資料顯示,神池縣北沙城漢城址位于縣川河上游兩條季節(jié)性支流的夾角處,其規(guī)模之大令人咋舌,邊長竟然達2000米左右,按此面積約400萬平米,比西漢雁門郡治善無城的規(guī)模都要大。這樣的城址規(guī)模顯然至少應是個較大的縣級治所,而按《地圖集》所示的西漢雁門郡所轄中陵、馬邑、樓煩西的大片空白區(qū)域卻未有一個縣級城邑顯然是令人生疑的。故此初步考量北沙城遺址即為西漢雁門郡埒縣故城(楊年生先生就此與《山西歷史地圖集》主編謝鴻喜老師進行了商榷,謝老在參閱相關文普資料后亦認同北沙城漢城址為埒縣故城)。

二、應縣說

▲應縣位于朔州市東部

《山西通志》載:“隋志:應州開陽寧武府也。”由此可見,埒,在寧武縣北,應州西南,西漢時屬雁門郡,歸應州管理,隋時劃歸寧武,又清汪士鐸《漢志釋地略》雁門郡下有:“埒,應州西南。”所以出現(xiàn)兩種記載,因此又有應縣說。

今部分史志研究者認為埒在應縣西南,而且在應縣西南找到一古城遺址,“在平魯區(qū)有一古城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張馬營戰(zhàn)國、漢代古城遺址,王莽時期埒縣被改為“填狄亭”,而從“亭”的稱謂窺測“埒”應比其他縣級城邑規(guī)模要?。ü懦沁z址長600米左右、寬380米左右亦印證此點),王莽時期雁門郡曾被更名為“填狄郡”,據(jù)此“填狄亭”亦可能和“填狄郡”有一定關聯(lián)。此外“埒”字的字面意思中有“山上的水流之意”。《列子·湯問》中有:“壺嶺山頂有水涌出,一源分四埒,注于山下”而源子河的支流馬關河即源于此古城附近之山嶺,距古城不遠沿馬關河兩側還有北水、南水二村,村名及河流均與“埒”之意息息相關。當然關于埒縣的文字記載少之又少,這為我們的確認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尚需進一步考證。而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末年漢縣數(shù)目為1587,但近年來在漢簡中發(fā)現(xiàn)不少不見于今存文獻的漢縣,可知實際漢縣不止此數(shù)。所以張馬城古城如非埒故城,則可能為另一未見于今存文獻之城邑”。如此看來考證之人也不敢完全下結論肯定應縣張馬營戰(zhàn)國、漢代古城遺址就是古埒縣遺址。

上述兩種說法全部為推測,沒有詳實的史志記載和出土文字,撥“埒”之迷霧,尋其真跡,難如拔草尋針?!吨袊沤竦孛笤~典》記載“埒縣,古縣名,西漢置”。那么“埒縣”是否是從西漢起置?筆者認為任何一地名都是有歷史傳承和原因的,不會孤立的出現(xiàn),順藤摸瓜查閱資料以求其跡。

春秋時代,隨著世卿世祿制被官僚制的取代,地方組織也逐漸有采邑制轉為縣制~郡制。縣郡的出現(xiàn),同春秋時的政治形勢的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春秋初期,諸侯國內(nèi)普遍實行采邑制度。到了中后期,由于土地私有制的發(fā)展和按田畝征收賦稅,原有的采邑制度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這時,一些國家在所占有的領地的地方推行由國君直接管理的縣郡管理體制。最初的郡大底建于邊境地區(qū),區(qū)域雖大,地位卻比縣低。晉國的趙簡子曾于公元前493年宣布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左傳》哀公二年這是我國歷史上推行縣郡兩級制的開端。這個時候縣的建制高于郡。開始時,縣和郡都是由國君派官駐守,后來為了擴大兼并和抵御外敵的需要,就成了固定的地方政權組織,有權應變邊境的突發(fā)事變。發(fā)展到了戰(zhàn)國時,隨著邊地日益繁榮,就在郡下分設若干個縣,郡在建制上的地位高于縣,并逐漸形成郡縣兩級地方組織。

郡縣制雖形成于戰(zhàn)國時代,但當時全國仍有封君的封邑與郡縣并存?!稘h書·地理志》說:“秦遂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秦始皇完成統(tǒng)一后,廢除分封制,全國一律以郡縣作為地方行政區(qū)劃,郡縣制度始完全確立。《史記·始皇本紀》云:二十六年,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稘h書·地理志》并謂:“本秦京師為內(nèi)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缎倥袀鳌?,趙武靈王置云中、雁門、代郡。雁門郡從可查的資料顯示從戰(zhàn)國趙武靈王就建制了,秦滅六國后完成統(tǒng)一承接了戰(zhàn)國雁門郡,確立了完整的郡縣制度,西漢又承襲秦之郡縣制度。既然雁門郡在戰(zhàn)國時就有了,那么它下屬的埒縣,是否也早于西漢就有了?

從現(xiàn)有涉“寽阝”之銘文究“埒”

“寽阝”字是“寽”聲、從耳,耳朵旁在古代是“邑”的簡寫,因此“寽阝”是地名專用字?!佰睆耐?,寽lǚ聲。本義:矮墻。由于中國古代城郭地名的字多從邑。因此“埒”字用于地名可加邑,也就是說“寽阝”通“埒”。

1、從出土錢幣究“埒”

《貨系》中趙國尖足布幣中有“西都、余(涂)水、鄖邯、慮魘、繁寺、陽曲、埒陽”;今《華夏古泉》圖錄中有“埒”尖足布幣兩個樣式,“埒陽”尖足布幣有一個。姑且不論“埒陽”與“埒”之關系,說明“埒”地名戰(zhàn)國時已有之,而且屬戰(zhàn)國趙國。

2、從出土古鉨印究“埒”

《璽匯》中據(jù)說有埒字古鉨,可惜沒有手頭資料。另明代《集古印譜》中有戰(zhàn)國官鉨“寽阝司寇”。“寽阝(埒)司寇”戰(zhàn)國三晉官鉨則反映出埒地建制齊全。

3、從出土兵器銘文究“埒”

2012年盛世收藏網(wǎng)高古兵器論壇中有《雁門遺珍》一文有戰(zhàn)國趙國“元(九?)年寽阝命(令)弫柀、庫工幣(師)郭邢、冶夜”戈;又《集成》中有秦兵器地名戈“元年寽阝(埒)令戈”;2017年五寨縣東秀莊鄉(xiāng)后五王城五王城遺址古城內(nèi)村民鋤地時撿到弩機配件“望山”,一個小銅片上竟有十幾個銘文,經(jīng)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古文字研究專家施謝捷老師辨認銘文為“廿五年[寽阝]命(令)富?丨叚[矤]〇庚冶人〇丨”。

這些銘文字意中完全可窺探出“寽阝”在秦統(tǒng)一六國前就有建置,而且是縣置,一個“令”字足以說明埒是大縣,也證明秦時“縣分二等,大縣置令,小縣置長”的說法。

4、從出土陶器銘文究“埒”

2013年,在五寨縣東秀莊鄉(xiāng)后五王城村五王城遺址古城內(nèi)村民撿到一塊陶片上有陶文。經(jīng)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古文字研究專家施謝捷老師和著名篆刻家、古鉨印收藏家吳硯君老師辨認為“寽阝(埒)市”,屬戰(zhàn)國鉨壓銘文。印文“寽阝市”是指管理埒之市場之官(管理者),當屬三晉戰(zhàn)國官印無疑。

無獨有偶,2015年鄉(xiāng)下朋友又在同一遺址撿到一小塊陶片上有陶文“寽阝市”,這個比上次那塊陶片小的多但文字較完整,這個印文也是印壓陰文,文字沒有變化,只是不是一個印所壓。2016年,有鄉(xiāng)下老鄉(xiāng)又有撿到帶銘陶片,同樣也是“埒市”。2018年又有老鄉(xiāng)撿到帶銘陶片,筆者聽到后,下鄉(xiāng)一看,同樣“寽阝(埒)市”銘文,不過這次的陶銘字很完整,模壓清晰,文字規(guī)整,尺寸較大,印面足有3公分。四塊陶銘出于同一古城遺址,反映出:戰(zhàn)國時埒地為便于牲畜交易就專門設立了互市,同文不同模官印銘文多,說明“寽阝市”市場很繁榮、很大,同時側面反映出埒地為產(chǎn)戎馬等牲畜之地,當時“雁門駿馬”為天下名馬。

也說明山西五寨縣五王城遺址當屬“寽阝”(埒)地。同時也說明:五王城最晚在趙武靈王時置縣,是趙武靈王舊城。清代《五寨縣志》中就稱武王城,現(xiàn)代人省為五王城,與歷史傳承相符合。

從戰(zhàn)國、秦時期雁門郡疆域上求“埒”

戰(zhàn)國時期趙武靈王攻克樓煩國后置云中、雁門、代郡(《匈奴列傳》)。查閱有關資料:雁門郡所屬地在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寧武等縣以北到內(nèi)蒙古部分地區(qū)。秦于公元前234年置雁門郡,所屬地相承接于戰(zhàn)國趙國雁門郡。漢代承秦之置,當然地域也是前朝之地。既然五王城古遺址當屬戰(zhàn)國、秦統(tǒng)一六國之雁門郡地內(nèi),那么五王城遺址必是雁門郡下內(nèi)某一城池,楊年生先生將埒縣鎖定于雁門郡所轄中陵、馬邑、樓煩西的大片空白區(qū)域,楊先生只考慮到了神池、偏關二縣,而忘了五寨縣也在其范圍內(nèi),楊先生推測的區(qū)域是正確的,地點偏移了。

秦朝時的雁門郡

從“埒”之字義上解“埒”

《百度字典》中:埒liè(1)形聲。從土,寽lǚ聲。本義:矮墻。(2)同本義:特指馬射場四周的土圍墻。埒,卑垣也——《說文》;山上有水埒——《爾雅》。注:“有停泉?!保?)又如:埒垣(圍墻)。(4)山上的水流。如:一源分為四埒,注于山下——《列子·湯問》。(5)界限;邊際。如:水潦所還埒邱——《爾雅·釋丘》。注:“丘邊有界,埒水繞環(huán)之?!?埒有人為之者,有地自然者,皆曰埒。

▲谷歌地圖搜索圖

筆者實地查勘五王城遺址地形,四面環(huán)山,城墻依山而建,地形四周均系丘陵,城址坐落于溝壑盆地之中,城內(nèi)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季節(jié)河流將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如五王城是埒,那么“埒陽”極可能與埒同城,埒陽指河分開城南之地,從谷歌地圖上看,五王城內(nèi)有東西向流的一條大河(現(xiàn)在干涸為大溝),南北支流有四,溝中多停泉,符合“埒”之意,是天然埒地;

又五王城周邊水源豐富、牧草發(fā)達,符合古人逐水而居。尤其是城池之南山——荷葉坪、黃草梁、馬倫草原等多處為萬畝以上的天然草場,歷來都是優(yōu)質放牧之地,養(yǎng)的馬兒驃肥體壯。無論“樓煩駿馬甲天下”也罷,還是“雁門駿馬譽天下”也罷,這里是古代養(yǎng)馬之地,埒城當屬馬射場之地,完全符合“埒”之意。因此五王城遺址比神池北沙城遺址和應縣張馬營戰(zhàn)漢古城遺址更符合“埒”意,況應縣張馬營戰(zhàn)國、漢代古城遺址規(guī)模太小,不符合戰(zhàn)國、秦時“令”制之縣。

▲實地考察現(xiàn)場圖

從五(武)王城城池遺址上看“埒”

根據(jù)山西省第四批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五王城遺址,東周---漢,遺址位于忻州五寨縣杏嶺子鄉(xiāng)前五王城和東秀莊鄉(xiāng)后五王城村之間,距縣城約二十公里處,遺址平面環(huán)山,城墻依山而建,東西長約2.5千米,南北寬約1.5千米,周長約8千米。城內(nèi)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季節(jié)河流將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四周均系丘陵,城址坐落于溝壑盆地中。城墻殘高0.5-7米,底寬約6.5-10米,頂寬1.5-4米不等,夯層8-10厘米,夯窩直徑5-6厘米。沿城墻四周共建有六個甕城,甕城平面呈半圓形。城內(nèi)的建筑集中于城南,發(fā)現(xiàn)有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等。

從上可看出該城是周邊地區(qū)鮮有的城池遺址,規(guī)模特大:375萬平方米,有六個甕城,比西漢雁門郡治善無城都大,符合戰(zhàn)國置大縣和縣比郡大的說法。從“埒令戈”中得知埒縣是大縣,因此,五王城完全符合埒縣建制。

從遺址出土文物析“埒”

山西省第四批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在遺址斷面上有約2米的文化層,發(fā)現(xiàn)有陶器、石器、骨器等??杀嫫餍斡卸?、鬲、罐、壺、瓶、缽、石鐮、石錛、石斧、石球、骨針、骨鏟等。在城西北發(fā)現(xiàn)有大片墓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從地表看發(fā)現(xiàn)有口大底小的方坑墓,深度可達7米以上。出土有銅戈、銅劍、銅鏡、陶器及秦半兩、漢五銖、大泉五十、大泉五百、大泉五千、開元通寶等錢幣。從發(fā)現(xiàn)的遺物分析,此城址延續(xù)了很長時間。據(jù)乾隆十六年《五寨縣志》記載,西漢大將韓王信住守。

事實上,該遺址歷來出土錢幣頗豐,經(jīng)了解村民在過去平田整地、修渠修壩時多次出土戰(zhàn)國布幣。歷年下大雨沖刷,每次都有村民撿到者,從春秋時針首刀、尖首刀;到戰(zhàn)國離石、藺環(huán)錢、大小尖足、方足布幣、三孔布、戰(zhàn)國半兩;到秦半兩;到漢五銖;到新莽六泉十布均有出土,其中出土較多的當屬戰(zhàn)國時布幣和西漢五銖,王莽布幣出土數(shù)量很小,到三國時大泉五百、大泉五千偶有出土,數(shù)量極少,唐之后的錢幣出土就基本沒有了??梢姶顺墙ǔ禽^早,最繁華階段當屬戰(zhàn)國時期—西漢,王莽之后漸漸衰落,到三國時五王城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臺。

▲水毀實地圖

《漢書·地理志》中王莽時期埒曾被更名為“填狄亭”。從五王城城池規(guī)模上很大,似乎與“亭”之制不相符,雖說王莽改制比較混亂,但亭確實有點小,而這點恰恰說明埒之興衰!由一個大縣變成一個小亭。五王城遺址的出土錢幣也反映出此點?!稌x書·地理志》:“雁門郡秦制。統(tǒng)縣八,戶一萬二千七百,廣武、崞、枉陶、平城、葰人、繁畤、原平、馬邑”。從上可知埒在東漢后三國時就沒有了。王莽更“埒”名為“填狄亭”,影射出“埒”在西漢末年似乎經(jīng)歷過幾乎毀滅性的災難,或戰(zhàn)爭、或自然災害,造成人口下降。經(jīng)實地勘察發(fā)現(xiàn),城內(nèi)斷層面2米以下見一層灰膏泥中古人尸骨很多,雜亂無章,一定是經(jīng)歷了大的災難!民間至今有水毀韓王信五王城的傳說。可見五王城歷史興衰,符合古“埒”之興衰!

從五寨的地理位置上來看埒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記載:“埒縣:古縣名。西漢置,治今山西省寧武縣北。屬雁門郡。東漢省”。五寨縣東至古今坪10公里接神池縣界。南至仟樹坡22公里接寧武縣界,北至塔子會60公里接偏關縣界,東北至崔官莊35公里接神池縣界,東南至塔兒溝15公里接寧武縣界,西南至黃土坡15公里接岢嵐縣界,西北至鏵嘴60公里接河曲縣界。從《寧武縣志》上看五寨位于寧武縣西北與寧武接壤,那是指寧武治所位置來說的。事實上五寨縣南境與寧武接壤,說寧武北完全沒錯。我覺得《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記載沒錯!

綜上所述,無論是自然環(huán)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有“埒”之意,還有遺址規(guī)模、文化遺存、歷史興衰等均符合埒縣之建制和歷史。埒因地而名,縣因馬而設,因此,五寨縣五王城遺址當是歷史上消失的“埒縣”遺址。既然埒是五王城遺址,那么忻州地區(qū)五寨建縣的歷史,必將提前2000多年。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出土信息的增多,古“埒”必將大白于天下!

▲忻州市地圖

▲忻州市五寨縣地貌

文|郭效生 朱和森

原題|古“埒”置縣新考及“五王城”建城考略

圖|郭效生 朱和森 五寨縣政府網(wǎng)

圖文版權歸原機構或作者所有

輯|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南麗江 實習生 李倩楠

審核|方天戟

End

點擊往期原創(chuàng)

Hash:0738ec7fb49ee6e7d455c55034fd8d520bc239d8

聲明:此文由 文博山西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