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兩個皇帝的雍親王府,為什么變成了佛教寺廟

北京的大街小巷,遍布著各種各樣的寺廟。在這些寺廟里,位于北二環(huán)東北角內(nèi)側(cè)的雍和宮有著一段非同尋常的歷史。

這座寺廟,是由雍親王府改建而成。

雍親王府是康熙皇帝賜給他第四個皇子胤禛的王府。胤禛生于1678年12月13日,母親是德妃烏雅氏。1694年,康熙皇帝派人在今天雍和宮的位置建造了一座府邸,賜予給胤禛。胤禛還只是一名貝勒,府邸的規(guī)格不高。

1909年,胤禛被康熙皇帝封為和碩雍親王,這座府邸升格成為雍親王府。清廷將府邸按照親王府的規(guī)格進行了改擴建,將正門、正殿和寢殿的屋瓦都換成綠色琉璃瓦

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于暢春園,享年69歲。雍親王繼承了皇位,是為雍正皇帝。這是雍親王府走出的第一個皇帝。

從1694年到1722年,雍親王在雍親王府里總共度過了30年時光。他在這里迎娶福晉和側(cè)福晉,生育了8個兒子和4個女兒。雍正皇帝從雍親王府走進了紫禁城后,沒有忘記這里。他將雍親王府的一半作為行宮,以便隨時回來重溫舊夢,回憶當(dāng)年的美好時光;另一半則改成了黃教上院——黃教指的是一種藏傳佛教宗派,因該派僧人頭戴黃色僧帽,因而得名。

雍正皇帝為何將自己的雍親王府改為黃教上院?這是因為,他從小就癡迷藏傳佛教,閱讀佛教經(jīng)卷,編著佛教禪宗語錄,還給自己取了一個法號“圓明居士”。雍正皇帝結(jié)交了許多藏傳佛教大師,在大師們的指點下專心禪坐,突破了佛教中的“三關(guān)”。

1725年,由于雍親王府的行宮意外失火,遭到焚毀,雍正皇帝將黃教上院又改為行宮,改名為雍和宮。

1735年10月8日,雍正皇帝病逝,享年58歲。雍正皇帝的繼承人,是他的第四個兒子寶親王弘歷,是為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9月25日,出生的地點正是雍親王府。于是,乾隆皇帝便成為雍親王府走出的第二個皇帝。

雍正皇帝病逝后,曾經(jīng)停靈于雍和宮的永佑殿內(nèi)。給雍正皇帝辦完喪事,乾隆皇帝立即將雍和宮的昭泰門、雍和門、正殿、永佑殿、法輪殿等主要殿堂的綠琉璃筒瓦,改換黃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黃色。

1736年,乾隆皇帝將父親雍正皇帝的畫像供奉在永佑殿,改名為神御殿,添建了楠木神龕、供案等設(shè)施,加上前面更改黃色琉璃瓦,一共耗費了約4989兩銀子。

1744年,乾隆皇帝正式將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的寺廟。

雍和宮最初是中國傳統(tǒng)宮殿,為了符合藏傳佛教寺廟的樣子,乾隆皇帝派人對它進行了改建。為此,專門設(shè)立了一個叫“雍和宮工程處”的臨時機構(gòu),負(fù)責(zé)修建工程、辦買物料。整個修建工程花費了約10萬兩銀子。

雍和宮改造工程竣工后,乾隆皇帝派遣藏傳佛教的三世章嘉呼圖克圖住進雍和宮,代表清廷管理全國藏傳佛教事務(wù),是清朝中后期全國規(guī)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廟。呼圖克圖是乾隆皇帝的好友,他們曾經(jīng)一起讀書,感情非常深厚。

乾隆皇帝為什么將走出了兩個皇帝的雍和宮,變成一座藏傳佛教寺廟?

一方面,固然有懷念先祖、表達(dá)孝心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出于弘揚藏傳佛教的需要。乾隆皇帝曾經(jīng)對呼圖克圖說:“佛教的弘揚傳播和長久住世,全仗講論佛法的經(jīng)院,如果修建能聞修顯密教言等一切學(xué)科的經(jīng)院,對佛教的弘傳會大有好處?!?/p>

其實,還有現(xiàn)實需要。乾隆皇帝繼位后,面臨著復(fù)雜的西藏、蒙古問題。乾隆皇帝將雍和宮改為藏傳佛教寺廟,有籠絡(luò)西藏、蒙古上層人士,緩和矛盾的需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雍和宮煥發(fā)了新的生機和活力。1950年、1952年、1979年,中國先后三次對雍和宮進行全面修繕。1961年,雍和宮與三元里平英團遺址、太平天國忠王府莫高窟等一起,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2月,雍和宮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社會開放。

如今,每每年都有大量中外游客、信眾來到雍和宮,了解它的過去和現(xiàn)狀。雍和宮在經(jīng)過歲月的風(fēng)吹雨打后,依然保持著雍親王府的格局和恢弘,猶如一個縮微版的故宮博物院。它占地面積約6.6公頃,有大小殿宇、連房、書院等各類建筑1000余間。

Hash:6477236f08a12ff799fd9f7270ff400b9f2880ff

聲明:此文由 曉晉陽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