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泉港、臺商區(qū)這幾家博物館,沒去過真是太可惜了!

正文

一直覺得,最好看最有內涵的景,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各種主題性的博物館藝術館內??匆粋€地方有沒有博物館有什么樣的博物館,往往就能感知這座城市的文明。

惠安縣這些年竟孕育出諸多融合藝術、文學、屬地文化的主題博物館(藝術館)。強烈推薦以下幾個,一起去看看。

惠安

?

博物館

1、鼎立藝術館——關鍵詞:藝術、石雕

地點:惠安崇武半島

開放:上午10:00-11:00 下午15:00-16:00(周一閉館)

鼎立藝術館自身的建筑就是一件藝術品,2013年開館,被業(yè)界認為是“中國首個獨立的石雕藝術館”,還入選了“全球經典博物館”。

藝術館整幢建筑的外觀,以灰色花崗巖壘疊筑構成交錯編織的“棱石”形制;內部則以方圓相濟構劃出中心天井和東、西、南、北四個相互聯(lián)結的空間。藝術館內一至三層,開辟了十二個動態(tài)展廳,第四層為國際藝術家沙龍廳。

作為一家非盈利性、公益性的石雕藝術館,鼎立藝術館的目的在于能為國內外雕塑藝術家、雕塑藝術愛好者以及收藏家們等提供一個交流和品鑒平臺。

2、榕溪園——關鍵詞:明代書畫

地點:惠安凈峰鎮(zhèn)

開放:需預約或者去碰碰運氣

榕溪園由中國書協(xié)維權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書協(xié)培訓中心教授兼導師康耀仁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建的一處私人園林,包括康耀仁工作室和康耀仁藝術館兩大部分。

榕溪園藏有從唐代到清代的近200件名家精品,單是“明四家”作品就藏有近60件,僅次于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在國內居第三位。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史稱“明四家”,為吳門畫派代表畫家?!懊魉募摇弊髌?,得其一幅,便為奇珍。泉籍書畫家、鑒藏家康耀仁以十多年之研究,建立屬于自己的完善的“明四家”研究系統(tǒng),在“明四家”作品鑒藏中獨樹一幟。

3、小岞美術館——關鍵詞:看畫,看海

地點:惠安小岞鎮(zhèn)(離泉州市區(qū)50分鐘車程)

開放:9:00-12:00 14:30-18:30

泉州小岞鎮(zhèn)一直為全國油畫圈和攝影圈所熟知。這座美術館完成于今年7月,由北京大學建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董豫贛設計改造。

美術館的位置正南方向是海,東西兩側是后來改造的養(yǎng)殖水域。設計團隊運用中國古典園林造景理念,在美術館的屋頂、高墻、窗口等位置造了許多“方框”和“孔洞”,形成框景。

展出三十五位油畫家在凈峰、小岞寫生的作品,每位畫家展出一至五幅作品,共一百多幅。

7月以后,小岞美術館成為一處人氣漸長的旅游景點,吸引越來越多來人前往。

4、世界雕藝博物館——關鍵詞:石雕、雕刻

地點:惠安山霞鎮(zhèn)

開放:需預預約

界石雕之都展示中心建成是有雕藝博物館和雕藝會展中心組成。以“石之魂”為創(chuàng)意設計核心,體現(xiàn)“惠匠以刀為器,雕石之象,舞石之魂”的魅力。博物館、會展中心建筑上運用的雕刻手法如出一轍,其造型風格棱角分明,賦予強烈的橫向線條手法,以石頭橫切面式的外型體現(xiàn)石頭的剛性。

雕藝博物館四層,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目前,博物館已在布館。博物館入門口處的毛主席塑像已安裝完成,中庭區(qū)域擺放9件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呈現(xiàn)惠安雕刻的發(fā)展與傳承。作品邊上是三面編鐘架,將懸掛石雕編鐘,屆時市民可以現(xiàn)場體驗“會唱歌的石頭”。中庭上空,600多頂黃斗笠從頂樓層層疊疊、傾瀉而下,恍如一片金黃瀑布,體現(xiàn)的是惠女文化。

5、農家民俗館——關鍵詞:惠女,農作物

地點:惠安山霞鎮(zhèn)

開放:9:00-17:00

農家民俗館就是利用祖厝——一座閩南傳統(tǒng)的小“五間張”建成的。院子里有:水車、打谷桶、石磨、石臼,以及大小不一的各式水缸,整齊有序地擺放在墻根底下。推開祖厝的大門,一個農家民俗館呈現(xiàn)在眼前。地上擺著、墻上掛著,空中吊著,陳設的有將近1000件以前的老物件,生產生活、婚喪嫁娶都有。

6、惠安博物館——關鍵詞:惠女,建筑

地點:惠安縣孔廟內

開放:9:00-17:00

惠安縣博物館位于惠安縣內,目前開設有《惠東婦女服飾陳列》、《惠安建筑雕藝展》和《拓古傳今 -- 惠安歷代石刻拓片展》三個主題展覽。

特指惠安東部沿海的凈峰、小岞和崇武、山霞四個鎮(zhèn)兩種類型的婦女服飾。她們地居邊隅,素以吃苦耐勞、勤儉持家聞名,早婚和常住娘家等奇異的婚俗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研究。其“黃斗笠、花頭巾、藍短衫、銀腰鏈、黑曠褲”的著裝習慣相沿成俗,被形象且貼切地稱呼為“封建頭、民主肚,節(jié)約衣、浪費褲”,既有少數(shù)民族遺風又獨具地方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服飾文化中的一朵奇異之花。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惠安域內保存著豐富的摩崖題刻、碑刻、牌坊,這些石刻反映了惠安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風民俗、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發(fā)展情況,承載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其精湛的書法藝術,給人以美學熏陶。通過采集和拓印,將散落在惠安各個角落的崖刻碑刻匯聚展廳,讓民眾在參觀中感受原碑風采,從中窺得惠邑文脈和書刻藝術。

7、泉港博物館——關鍵詞:藝術、文物

地點:山腰中心工業(yè)區(qū)孵化基地辦公大樓

開放:免費開放

2012年,泉州博物館把泉港出土的2件商周時期的石錛、2塊西晉時期的墓磚以及一批陶片,捐贈給泉港區(qū)博物館。

2件石錛全是商周時期的,一件是在泉港涂嶺鎮(zhèn)蟻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的,一件是在泉港雙溪水庫采集到的。石錛系當時勞動人民的生產工具,陶片陶器的出土則為泉州的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此外還有很多原先的歷史物件也保留了下來。

8、臺商投資區(qū)雕藝展覽館

——關鍵詞:藝術、雕藝

地點:張坂上塘

開放:隨時可去,有館有街

位于福建泉州市臺商投資區(qū)的張坂鎮(zhèn),素有“中國雕藝之鄉(xiāng)”的美譽,擁有木雕、漆線雕、石雕等產業(yè)。唐五代時期,依托閩南“皇官起”仿官殿式大型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興起,張坂雕藝被廣泛運用于建筑,以其精致的設計和工藝,具有中國繪畫的意境和趣味而聞名海內外。臺灣龍山寺、泉州開元寺廈門南普陀寺等閩臺名剎,均運用了張坂雕刻技藝。

走進張坂鎮(zhèn)上塘雕藝街,雕欄玉砌、燕脊紅梁,雕藝街的住戶老黃不禁感嘆道,“自己都快不認識自家了?!比缃竦牡袼嚱?,主干道鋪上了瀝青,四處林立的廣告牌不見蹤影,參差不齊的建筑物都換上了統(tǒng)一的“紅裝”,道路兩旁裝上了路燈,拆、變、整、修、飾等改造措施讓這條雕藝街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塘雕藝街全長1.1公里,共有600多間店面,將建成全國一流的佛像、宗教用品、紅木雕藝產品主要集散市場。

該雕藝展覽館面積多達3348平方米,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大師館,二層為精品館,第三層是綜合館。

小魚推薦,

咱厝的博物館等你來喔!

來源:惠安小屋網、泉州網、網上博物館

Hash:7675348f06ec54cf36f0ebfca22029f03dec8764

聲明:此文由 惠安小魚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