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草堂寺,一座神秘舍利塔引人圍觀,寺院師父特許近距離觀看
西安草堂寺,雖有1600余年的悠久歷史,但由于藏在秦嶺山下,圭峰山北麓而鮮為人知,又因距西安市中心約有50公里的路程,更是沒有多少人特地尋來。
但它卻是一個非常值得一探究竟的古寺。
草堂寺始建于東晉,被譽(yù)為是“佛教八宗”之一“三論宗”祖庭,是我西安之旅最為喜歡的一座古寺,每次來到這里,腦海里不由是想起“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詩句,可一旦遇上晨鐘暮鼓,“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就更為深刻。
“圭峰大士翻經(jīng)處, 雅俗今猶說草堂”。
草堂寺自古以來為文人雅士的游覽勝地,它原本是后秦皇帝姚興的一座逍遙園,后迎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居住于此,苫草為堂翻譯佛經(jīng),曾名“大寺”,后改“草堂寺”,是我國第一座國立翻譯佛經(jīng)譯場,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譯場。
鳩摩羅什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譯經(jīng)大師,影響深遠(yuǎn)。
他從西域來,在長安城生活了13年,共主譯了經(jīng)、律、論、雜傳等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其中,《妙法蓮花經(jīng)》被后世譽(yù)為佛經(jīng)之王。
后,隋唐高僧吉藏以鳩摩羅什譯出的《中論》、《百論》、《十二門》為論典,創(chuàng)立了“三論宗”,并尊其為始祖。后三論宗于唐朝時期傳入日本,日蓮專依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jīng)》建立日蓮宗,日蓮宗信徒將草堂寺視為其在中國的祖庭,并尊鳩摩羅什為初祖。
今天的草堂寺內(nèi)有鳩摩羅什紀(jì)念堂、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二柏一眼井等重要?dú)v史遺跡。
其中,作為后秦文物的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可以說是草堂寺最為珍貴的一件文物了,它不僅是承載著歷史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是國家級文物。見到它,猶如是見到鳩摩羅什,繚繞梵音。
公元413年,70歲的鳩摩羅什在逍遙園圓寂。據(jù)記載,鳩摩羅什臨終前曾說過這么一段話:“如果我所翻譯的經(jīng)典沒有錯誤,愿我的身體火化后,舌頭不會焦?fàn)€?!?/p>
果然,他的形骸灰飛煙滅,舌頭依然如生。其舌舍利就被供奉在這“八寶玉石塔”中(寺院師父如此介紹,但與我在紀(jì)錄片中所獲知信息不同,便與師父深入探討,師父再次說明,其舌舍利就在這八寶玉石塔中)。
但在河西走廊的相關(guān)的一個紀(jì)錄片中介紹說,其舌舍利被供奉在今天鳩摩羅什寺(武威涼州)的羅什寺塔中,這座塔紀(jì)念了他曾在河西走廊17年沉思默想歲月的歷史見證。
當(dāng)年,鳩摩羅什從西域出發(fā),并非一帆風(fēng)順,也并非直接抵達(dá)長安,而是被困涼州17年,踏上長安之時,已58歲。
他來到長安,便在后秦皇帝姚興的逍遙園內(nèi)講經(jīng)傳法,開啟了中國佛教史上的一項(xiàng)宏大項(xiàng)目,翻譯佛經(jīng)。此后,成為了后秦的精神領(lǐng)袖。
公元413年,70歲的鳩摩羅什于逍遙園圓寂。相傳,葬后塔前生青蓮花一枝,姚興啟視之,花由舌根上生。成語“三寸不爛之舌”由此而來。
該舍利塔雕刻精絕,色澤玉潤,其形制獨(dú)特,藝術(shù)價值極高。但一般情況下,游客是無法近距離瞻仰的。除非佛緣極深,有幸遇上開放日,否則只能透著亭閣門窗去“遙望”。
舍利塔是以玉白、磚青、墨墨、乳黃、淡紅、淺藍(lán)、赭紫、灰色八種不同顏色的玉石、大理石雕刻鑲拼而成,故又稱“八寶玉石塔”。其中,所用的大理石為西域所貢。
塔高2.46米,八面十二層,最下層為方座,之上是圓臺,圓臺上方刻數(shù)山,象征佛法中的須彌山。
圓臺之上是重疊的三層云臺,上刻云朵浮雕,精妙異常。云臺之上,是八角形寶龕,前刻門扉狀及錠形;靠前的左右二面縱刻格子;
正東面有陰刻題名,內(nèi)容為“鳩摩羅什之舍利塔乙權(quán)邦彥……親來禮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大士人東土,姚秦喜伏膺,當(dāng)年羅八俊,盡是諸三乘,翻經(jīng)明佛旨,圓通并祖燈,如何生派別,南北強(qiáng)分明”。
背后一面陰刻“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十字。
寶龕上方為屋脊形覆蓋,蓋下有陰刻供養(yǎng)人像,蓋上覆多層寶珠。
彈指間,滄海桑田,一剎那,轉(zhuǎn)身千年。草堂寺雖不像大慈恩寺(大雁塔)那樣為游人所熟知,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占有重要地位和價值。
Hash:68b34faa07038b682f005e86de6582b715c44bda
聲明:此文由 蘇丹卿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