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潰壩”,1100萬人遭災,我們應當銘記的教訓
去年澳大利亞遭受祝融之災,全球為其祈禱, 沒想到幾個月后,遭難輪到所有人頭上,大多數國家全部陷入共工之禍,無數城市變成澤國。
面對暴雨和洪水,人類未雨綢繆建造了很多大壩,希望這些鋼筋混凝土澆筑的壁壘能擋住洪水。大壩如果能抵御洪水,自然造福蒼生。然而,大壩一旦出現問題,洪水的災難將被放大。
回顧1975年,號稱“鐵壩”的河南板橋水庫大壩,便因臺風蓮娜 (Nina)引發(fā)的暴風雨導致潰壩,造成無數人死亡……
板橋水庫位于河南省駐馬店市板橋鎮(zhèn)汝河段,于1952年建成,作為當年“治理淮河”的樣板工程之一。50年代除板橋水庫外,整個駐馬店地區(qū)的河岸地帶,還修筑了100 多個水壩與水庫。板橋水庫建成6年后,板橋水庫更成為“灌溉用水為主”的推廣樣板工程。
板橋水庫壩體以黏土礦為原料,高24.5米,總容量為4.92億立方米,這其中3.75億立方米用于積蓄洪水,設計目標是抵御每日約300毫米降雨的“千年一遇”洪水,可以說,人們對板橋水庫的防洪能力寄予厚望。
然而,由于施工技術不達標,板橋水庫壩體完工后出現大量裂縫,承建方只能尋求外援,找蘇聯(lián)工程師進行維修。中國水利工程專家陳惺一開始參與了板橋水庫的設計,問題出現后,他提議在大壩上設計12道溢洪道。
不過,他的提議因“過于保守”遭到否定,最終,板橋水庫僅留下了5道溢洪道。修復完成后,蘇聯(lián)工程師對自己的技術很自信,聲稱大壩堅不可摧,因此板橋水庫又被稱為“鐵壩”。
可惜,“鐵壩”的名聲沒有維持多久。1975年8月,“鐵壩”因無法抵擋臺風蓮娜帶來的大暴風雨,最終釀成潰壩慘劇。
1975年8月初,臺風蓮娜沿著東南地區(qū)一路北上,來到河南省北部。蓮娜本身的太平洋上的溫暖潮濕空氣,與當地北方冷空氣相遇,出現一系列暴風雨。
8月5日,首場暴風雨襲來,帶來了448毫米雨水,這第一波風暴已經比過去最高記錄高出40%;接下來兩天的暴雨,又分別持續(xù)16和13小時,蓮娜在河南停留的24小時內,帶來了驚人的1060毫米降雨量!要知道當地全年降雨量也只有800毫米。
暴雨首先讓板橋水庫下游洪水泛濫,因此,當板橋水庫于8月6日申請排洪時,遭到了斷然拒絕,理由很簡單:下游正鬧洪水,你作為上游防洪水庫還要放水,這不是添亂嘛!
硬撐了一天后,8月7日,板橋水庫終于獲準排洪,然而通訊線路卻因為暴風雨被破壞,指令被耽誤了。8日午夜,另一座大型水壩——石漫灘水庫潰壩,水庫內1.2億立方米的洪水在5小時內流空。
當時板橋水庫的容量早已超過防洪安全水位,總容量4.92億立方米的板橋水庫,不得不抵擋6.97億立方米的洪水。8月8日凌晨1時,洪水已經越過板橋水庫壩體,再加上淤泥堵塞,溢洪道數量不足,無法及時排洪,在幾個原因共同作用下,板橋水庫終于潰壩。
石漫灘與板橋水庫潰壩后,奔流而下的洪水引發(fā)連鎖反應,淮河流域其他62座水壩也紛紛潰壩,最可怕的是,板橋水庫的潰壩,引起寬10公里,高3至7米的巨潮,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涌向下游……
這次一連串水庫潰壩事件,共導致29個縣市,100多萬畝農田被洪水淹沒,約596萬棟房屋倒塌,影響了1100萬居民。
時至今日,板橋水庫潰壩事件仍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的潰壩事故之一,它造成的損失無法估計。
今年,我們又遇到了多雨的反常天氣,為了保證安全,防止?jié)问录俅伟l(fā)生,所有人都應當警惕起來:水壩管理者要做好預案,緊盯水位的變化情況;各級部門要保證溝通線路的暢通,使得命令及時準確的傳達;老百姓也要做好面對天災的準備,以充足的信心迎接挑戰(zhàn)。
最后,希望今年的暴風雨不要太多,風調而雨順,國泰而民安。
Hash:53e1c27dee358ecd2f697e85af221bbb92943e23
聲明:此文由 記者倪好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