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真武廟

真武廟又稱“九龍廟”,因其原來有九個山峰并列而得名。九個山峰由西向東分別建有禹王廟、雷公廟、八仙廟、藥王廟、玄武廟、山神廟、帝君廟、三皇廟、天神廟。其它八座廟宇因種種原來塌毀,只有玄武廟幸存。但世人所稱呼的九龍廟一直流傳至今。

真武廟后重建于1980年。創(chuàng)建于北宋宣和年間,元代遭毀,明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重修。它建筑面積為2500余平方米,殿宇樓臺共30余處,共有步天 朝殿坡、真武香廳、真武獻殿、真武神龕、娘娘廟、三皇洞、玉帝閣、南天門朝天宮、純陽院、麟島等景觀。

真武廟(亦即玄武廟),位于山西省河津市城區(qū)三里許的西北紫金山麓的九峰之中,其狀如龍,故俗稱九龍廟、九龍頭。

真武廟居勢高峻,三面臨空,形狀似島。又因崗頭遍嶺是青松翠柏,紫的清幽,故遠在清乾隆以前就有“臥麟崗”之稱。清咸豐十一年,崇文社王照離等人在創(chuàng)建崇文閣、純陽洞時方題名“麟島”。

早在宋元以前,紫金山麓緊連的九個山頭均建有大小不等的廟宇,即禹王廟、雷公廟、八仙廟、藥王廟、真武廟、山神廟、帝君廟、三皇廟、天神廟等。隨著時間的變化,多數(shù)廟宇倒塌圮毀,惟獨九峰之中最大的建筑群—真武廟尚存。由于廟址寬敞,后人便陸續(xù)把損毀的廟宇又先后遷建到了真武廟的山頭上。這樣以來人們就把真武廟俗稱為九龍廟延襲至今。通過不斷地遷建、添建、真武廟也逐漸地形成一座較大規(guī)模的道教建筑群。

據(jù)考證,真武廟創(chuàng)建于元末明初(公元1357--1368)年間,明嘉靖、萬歷、清康熙、乾隆、咸豐、道光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建或重修。

真武廟總面積約34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殿、樓、閣、亭、臺、坡階、棧道、廊舍、牌坊等共三十四處之多。所有建筑皆依山勢而上下,殿坡棧道均隨地形而低高。其勢突兀,高下懸絕。東望虎崗,西瞰龍門,南臨汾水,北枕紫金。故有“西河畫舫”、“孤云送月”、“雁塔凌空”、“倚斗金鑾”、“太華晴峰”、“汾水秋波”、“小橋飛鳳”、“原麟疊翠”----“麟島八景”的美麗傳說。

真武廟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戰(zhàn)亂的破壞,大部分建筑坍塌損毀。幸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當時的縣委、縣政府于1981年6月成立了搶修九龍廟籌建委員會,并向社會各屆及廣大人民群眾發(fā)啟募捐倡儀,并得到了時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董其武的大力支持,董老除了在經(jīng)濟上級予資助,在真武廟搶修工程竣工后,還專門題寫了“堪壯三晉”四個大字。 目前,真武廟在河津市委、市政府的關(guān)心、支持下,不斷進行維修,彩繪、加固,這處河?xùn)|旅游名勝古跡,正以無限的熱情,笑迎四方賓朋!

Hash:e281ad230dac6d680da15bee23140b606be98064

聲明:此文由 河津發(fā)布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