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芬蘭埃斯波|將山川湖泊、生活方式收入博物館中

  2018年3月,最新一期聯(lián)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中列出了全世界幸福指數(shù)最高的20個國家,其中名列榜首的國家是芬蘭,而在芬蘭,埃斯波市(Espoo)被認為是最幸福與最具創(chuàng)新的城市。這座與上海締結友好城市20年的姊妹城市有如何風貌的山川湖泊,又有哪些藝術和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

近日,“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記者走訪埃斯波,為讀者勾畫城市中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幸福的細節(jié)。 此文為該系列第二篇,以埃斯波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EMMA)為例,簡述埃斯波的生活和藝術的關系。

由1960年代印刷廠改建的韋蓋展覽中心

從首都赫爾辛基市中心搭地鐵大約20分鐘,便到了芬蘭第二大城市埃斯波(Espoo)的塔皮奧拉站(Tapiola metro station),站臺上矗立著一尊白色雕塑,她通身潔白,僅左手掌斑斕彩色。她叫EMMA,來自埃斯波當代藝術博物館(Espoo Museum of Modern Art,下簡稱EMMA),代表著尋找和發(fā)現(xiàn)的喜悅,沿著女孩斑斕彩色的涂抹,穿過一個擁有青銅雕塑的環(huán)島路口(青銅雕塑為EMMA藏品,Pekka Kauhanen,藝術警察,2006年)和一片不時有兔子和狐貍出沒的樹林,就來到了韋蓋展覽中心(WEEGEE),展覽中心由埃斯波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EMMA)、卡穆、海利娜勞塔瓦博物館、馬鐵蹄芬蘭玩具博物館和芬蘭鐘表工藝博物館。此文以EMMA為例,簡述埃斯波市現(xiàn)、當代藝術的發(fā)展。

埃斯波地鐵塔皮奧拉站站臺,女孩EMMA指引工作走入EMMA。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EMMA所在基金會累計收藏了2500多件作品,如今的EMMA由一棟1960年代的印刷廠改建而成,于2006年向公眾開放。

EMMA的定制作品 ,把博物館外的自然和博物館內的作品融匯其中。

與芬蘭其他建筑一樣,此棟建筑的一側墻壁由聯(lián)排的落地玻璃組成,以便把稀有的北歐陽光盡可能的引入空間內部,變身當代藝術博物館,并未就建筑本身作過多改變。落地窗邊是EMMA的定制作品,一個由多面圓形玻璃組成的裝置作品,它像是一個藝術與自然的對話者,把博物館外的自然和博物館內的建筑融匯在鏡子的折射、反射之中。

維爾卡拉寓意湖泊的大型木雕作品。

另一件特別的作品來自塔皮奧·維爾卡拉(Tapio Wirkkala ,1915-1985)的大型木雕作品,寓意著千湖之國連綿起伏的森林和湖泊。維爾卡拉被認為是芬蘭在工業(yè)藝術領域開創(chuàng)新時代的領導人物。1946年他設計的藝術玻璃贏得了伊塔拉玻璃(Iittala Glassworks)設計大賽,并被聘用。也因此維爾卡拉為伊塔拉公司設計的玻璃器皿尤為著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是極凍系列(Ultima Thule),目前依舊在生產、公眾可以在百貨公司方便地買到該系列使用。EMMA的“BRYK和維爾卡拉可見的收藏和展覽”(BRYK & WIRKKALA VISIBLE STORAGE AND EXHIBITIONS)展出維爾卡拉“極凍系列”設計草圖和玻璃吹制過程。維爾卡拉的很多設計成為了經(jīng)典的物品,例如黃菇花瓶(Kanterelli-maljakko)、伏特加酒瓶等。除了從事玻璃設計外,維爾卡拉還運用木材、瓷器、金屬、塑料等多種材質制作藝術品和實用品,他以傳統(tǒng)芬蘭小刀為原型,設計了自己型號的芬蘭小刀也被公眾喜愛。此外,維爾卡拉還是建筑師和平面設計師。這種跨學科、跨專業(yè)的藝術探索也幾乎成為了芬蘭藝術家的常態(tài)。

“極凍系列”設計草圖和玻璃吹制過程

“極凍系列”展示

展覽名中“BRYK”是Rut Bryk(1916-1999)她是維爾卡拉的妻子,作為一位平面設計師,她以陶瓷藝術馳名,并認為是重塑藝術的先驅之一,兩人相伴走過了一生。

維爾卡拉夫婦同時期作品陳列(左:Bryk陶瓷作品,右:維爾卡拉黃菇花瓶)

此次展覽將這對夫婦同一時期作品共同陳列,以此展示彼此的藝術上的變化發(fā)展和潛移默化的影響,除了展示藝術成就之外,展覽也涉及了這對夫婦的日常生活和旅行,以此勾勒出“可見的收藏”的主題,而“可見的收藏”的另一個含義是一個博物館開放的概念,此次展覽構成了一個半開放的空間,如果公眾有興趣,可以透過展覽的某些區(qū)域看到展覽背后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日常,以及一個展覽從無到有的過程。

博物館的開放空間

作為EMMA的收藏,這一批來自藝術家夫婦的作品來自Sami和Maaria Wirkkala在他們母親去世后向基金會的捐贈。同期陳列的其他展覽“非凡時刻”“觸碰”等展覽依托基金會藏品結合當代人的思考和困惑呈現(xiàn)。

除了對館藏和當?shù)厮囆g家的展示,臨展“梅雷特·奧本海姆:心靈的鏡子”(Meret Oppenheim: Mirrors Of The Mind)是對瑞士超現(xiàn)實主義藝術家梅雷特·奧本海姆從1913至1985年,從柏林巴塞爾藝術歷程的回顧。此次展覽由大約200件作品組成,包括奧本海姆的雕塑、繪畫、珠寶、服裝家具設計,以及她撰寫的詩歌。除奧本海姆的作品外,展覽還展出了她的同時代藝術家曼·雷和丹尼爾·斯波里,以及奧本海姆本人的照片和肖像。

“梅雷特·奧本海姆:心靈的鏡子”的展覽現(xiàn)場

展覽帶著超現(xiàn)實主義的思維,展覽空間被描繪成一間擁有不同房間的屋子。通過閨房、夢幻空間和鏡子大廳等空間講述超現(xiàn)實主義中最有魅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奧本海姆當時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同嬉皮主義、實驗主義和女權主義的相關性。

“梅雷特·奧本海姆:心靈的鏡子”鏡子大廳部分

此前在地鐵站臺出現(xiàn)的與博物館同名的小女孩,她的五彩手印也不時出現(xiàn)在博物館之中,這個手印既是博物館公共教育的一個標志,也提示著公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色彩和藝術的力量。

小女孩EMMA

專訪:EMMA收藏部主任漢娜(Henna Paunu)

澎湃新聞:以維爾卡拉夫婦的展覽為例,EMMA如何將芬蘭本土藝術家和設計師推薦給公眾?“互聯(lián)網(wǎng)+”“虛擬現(xiàn)實”技術有沒有在EMMA得到運用?

漢娜:我們有三種渠道,顯而易見的是將最基本的信息通過展覽標簽等呈現(xiàn),讓觀眾閱讀了解;再者針對學校等部門的集體參觀,我們會安排導覽;第三是數(shù)字信息,通過手機、耳機等方式為觀眾闡述作品。此外,在參觀博物館前后,觀眾也會通過網(wǎng)絡去搜索資料。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我們有所運用,但并沒有特別廣泛,我們也會考慮未來將“虛擬現(xiàn)實”技術引入,但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希望觀眾有更多真實的體驗,通過講解員和觀眾本身對展品的體會來了解展品。

Bryk1970年代作品

澎湃新聞:除了EMMA內,埃斯波的城市空間也有一些屬于基金會收藏的公共藝術作品,展館內外是如何互動的?

漢娜:公共藝術對我們確實很重要,我們也和埃斯波有很多的合作。目前我們一個比較大的公共藝術項目是和埃斯波醫(yī)院的合作,醫(yī)院有來自EMMA的300多件作品,這所醫(yī)院也很特別,病人可以有自己的空間和家人在一起。目前反饋也很好,成為了一種很好的體驗。EMMA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也會在埃斯波醫(yī)院工作,他們希望藝術能為病人的治愈帶來積極作用。

地鐵站臺上的女孩EMMA對我們來說特別重要,一下地鐵雕塑EMMA就指引著觀眾來到博物館,在博物館中EMMA的手印代表了兒童的參觀路線,我們博物館也同樣承擔著教育的功能,希望孩子們能通過參觀博物館了解藝術并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我們也通過數(shù)字技術讓女孩EMMA和塔皮奧拉社區(qū)變得更有色彩。

EMMA工作人員將藝術引入醫(yī)院

澎湃新聞:EMMA所在的建筑是工業(yè)遺跡改造而來的,工業(yè)遺跡變身美術館最有名的是倫敦泰特現(xiàn)代,EMMA在工業(yè)遺跡改造上有何特別之處?

漢娜:由工廠改建藝術空間目前成為國際上的大趨勢。1960-70年代全球產生了很多大型水泥建筑,這也比較合適被改建成美術館。比如EMMA所在的這棟建筑干凈簡約,自然環(huán)境和采光也很好。也有觀眾參觀之后覺得也喜歡建筑,這也幫助了EMMA吸引了更多的觀眾。從印刷廠變身藝術博物館大約花費了3-4年,在計劃的時候,有一位芬蘭著名建筑師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在1960年代就參與了印刷廠建筑的設計,他建議說如果想把這棟建筑改造成博物館需要增加層高以適合當代藝術作品的呈現(xiàn),但最終我們沒有完全做到,或許這是我們未盡如人意的地方,不過就目前來看這個層高的問題并不太明顯。

EMMA帶有工業(yè)遺跡元素的空間

澎湃新聞:EMMA的藏品選擇原則是什么?

漢娜:我們也沒有特別嚴格的標準,因為藝術在不斷改變,新的藝術形式也不斷出現(xiàn),就我們博物館而言,包括了當代和現(xiàn)代藝術,在選擇收藏藝術品的時候我們也并不局限于芬蘭藝術家,國際藝術家的作品我們也有收藏。我們也會同藝術家溝通,邀請藝術家按EMMA空間委托創(chuàng)作作品。

“觸碰”展覽中EMMA藏品

澎湃新聞:今年是上海和埃斯波結為姊妹城市20周年,未來EMMA有沒有和上海的藝術合作計劃?

漢娜:我們暫時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不過對此很有興趣,我們覺得上海的當代藝術也是很有特色的,如今上海的當代藝術場館對我們很有吸引力,尤其是一些私人的場館。EMMA本身也是私人的博物館基金會擁有的,但也和市政府合作,有相似之處。

走近芬蘭埃斯波“創(chuàng)新之城”背后:藝術與設計的天然潤滑

作者:澎湃新聞 黃松 陸林漢

Hash:93ee41dd89b4fc47b664092a109b3e1ac066dded

聲明:此文由 澎湃新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