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縣石門山游記
游石門山
文/鄧春新
松柏峭崖栽,石門神斧開。
堯師乘鶴去,墨客慕名來。
似聽平天策,難尋講道臺。
再看蒲子地,溝壑聚英才。
石門山游記
文/鄧春新
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的蒲縣位于呂梁山西南,東高西低,八河縱橫,五川溝壑相通,七垣條帶分布,東南北三面環(huán)山,北部有縣境內海拔最高的五鹿山,東部有太山和石門山。她歷史悠久,遠在一萬兩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相傳唐堯時期,堯王的老師蒲伊子曾隱居于此地。
蒲縣大多人都知曉堯王訪賢的傳說,傳說中的故事就發(fā)生在石門山一帶。
相傳四千多年前,統(tǒng)治華夏的堯王自覺年事已高,欲尋一名當今圣賢禪位。他在尋覓途中,聽說石門山有位名叫蒲伊子的隱士德高望重,治理洪水有方,于是親自上門拜訪。
二人在石門山見面后高興萬分,互覺投緣,一種相見晚矣的感覺不由而生,順勢坐在溝中的一塊大青石上親切地談古論今起來。
堯王虛心向蒲伊子請教富國強民的治國之策,蒲伊子借古喻今,闡述治國之道,侃侃而談。堯王洗耳恭聽,獲益匪淺,當即拜其為師。堯王本想禪位于蒲伊子,無奈他年長自己多歲。蒲伊子知道堯王來訪的真意后,便推薦了在歷山耕作的舜。
后來,蒲伊子和堯王坐過的大青石被尊稱為“講道臺”,這條溝被取名為“如意溝”,蒲伊子隱居之處便取名為蒲伊村,石門山一帶統(tǒng)稱蒲子山,蒲縣也由此而得名。
石門山因有堯王訪賢而倍加神秘,作為蒲縣后人,我們因有蒲伊子的傳說而驕傲,欲膜拜石門山的激情也與日俱增。恰逢盛夏的周末閑暇,于是與眾詩友一道雅聚石門山。
滿懷敬畏之心,我們驅車途經化樂岔肖家溝村,來到石門山腳下。漫步于干涸的河灘,心想如能尋覓到蒲伊子的千年足跡,那該是多么愜意的事情呀。
兒時聽老人們講,石門山位于蒲縣太林鄉(xiāng)境內蒲伊村西南5公里處,主峰海拔1694.2米,山上由松、柏、遼東櫟樹組成茂密的小森林,山頂建有石門山廟……
“快看,前面就是石門山!”一詩友隨口喊道。
仍沉浸在遐思中的我,順著詩友的指向,往前一望,只見兩座東西對峙、高達百米的巨形石崖從天而降,形如兩扇巨大的石門巍然屹立在狹長的峽谷咽喉處,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大有“拔地通天之勢,擎手捧日之姿”!
遙望,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相互掩映,景色壯美!大峽谷橫亙而綿延不絕的山脈雄渾而巍峨,猶如神龍見首難見尾!仰視,兩相對峙的石壁觸手可及!縱觀,巍巍石門山蒼凝深邃,整座神山被綠樹包裹,如同母親懷抱中的酣睡嬰兒沉浸在綠色的懷抱當中!
不知不覺走近石門,兩塊利劍般的石壁像兩扇緩緩打開的石門如同關卡分別矗立峽谷兩側,更形似天將用神斧橫劈石山而成,一幅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杰作便呈現在我們面前!
走進石門,兩壁危崖倒懸,陡峭如斧砍刀削。抬頭仰望,一線藍天澄明高遠,縱橫疊嶂的青石山巒雖然山石裸露,但卻蒼翠層染,古樸的蒼松翠柏從巖石中挺身而出……
放眼峽谷,一條狹窄的通道伸向遠方,谷底奇石羅列!只見成千上萬塊奇石排兵布陣,敞開胸懷像一個個熱情的主人歡歡喜喜迎接著我們的到來。它們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像鳥像獸,形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這些奇石與松柏結伴,構成一幅天然山石畫卷,讓人不由驚嘆風景這邊獨好!
這里空氣清新涼爽,小草溫柔可人,沒有喧囂,更無繁雜。鳥唱陣陣,蟬鳴聲聲,四顧卻不見其身影。腳下那透著原始氣息的野韭菜花正悄悄地醞釀著一份久違的邂逅,這就是大自然奉獻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置身于這景色宜人的深峽石谷中,伸出雙臂擁抱自然,炎炎烈日卻涼風習習,讓人賞心悅目,心情無比愉悅,猶入人間仙境,真是谷中谷外兩重天!遠離塵囂的我頓感心曠神怡,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油然而生,這無疑更是郊游采風過程的精神升華!
觸摸著經雨水沖刷而光滑細膩的石門,仿佛看到它幽幽地向我們打開了塵封的往事,以自己特有的姿態(tài)向世人解說千萬年前的情感歷程和埋藏在心中那顆堅韌的心田……
越過石門,走向一片洼地,這里參差不齊的石灰?guī)r被千百年來的雨水沖刷得更像一幅水墨畫。草坪之中,叢樹之前,山石千嬌百媚,形象怪異,滿河灘規(guī)模更大的怪石或平躺或睡臥,或倒懸或斜立,像神態(tài)端詳的老人,像笑容滿面的石佛,像紅頰羞澀的少女,像頑皮憨態(tài)的孩童,使人大開眼界,目不暇接。我們無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工天巧,無不陶醉于這風光旖旎的地貌景觀。
一路往里走,谷底那些千姿百態(tài)的石頭令你流連忘返。它們像珍珠散落在茵茵野草中,散發(fā)著原始清幽的光芒;它們像逼真的桌椅板凳,等待同友們小憩;它們像沙發(fā),供你平躺享受舒美的日光浴。眼中的美石仿佛美味大餐,駐足細觀的我欲一一品嘗。這些天造地設的奇石純屬天然造型和自然擺設,既形象優(yōu)美,又富有神話般的色彩;既給你美的享受,又給你帶來無限的遐想。偶爾有縷縷霧嵐自幽谷中冉冉升起,在陽光的照耀下給人一種云蒸霞蔚的飄逸,此時的景色愈發(fā)秀麗。
順著石床繼續(xù)向前走,一大塊酷似航空母艦的巨石又映入眼簾,只見指揮塔、甲板、船艙等船艦部件個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石一景,雄偉壯觀!它靜靜地??吭诠戎校趾孟褚晃恍叽鸫鸬幕旧倥鎺⑿?,祝我們人生旅途一帆風順呢!我們不由自主地坐上這艘神舟,用相機快門記錄下人間奇景!
告別了“神舟”,我們又沿河床一直往前走。不一會兒,就走到一片開闊的草地。草地邊的灌木上串串野果高懸在空中,不斷散發(fā)出陣陣可望而不可及的誘惑,讓人垂涎欲滴。草地對面的緩坡上聳立著一塊因風雨而剝落的灰色不規(guī)則碩大巖石。幾枝柏樹根盤生在巖石的空隙中,從那里吸取養(yǎng)分,這幾顆小柏樹搖曳在這塊巖石上,給山巖峭壁增添了幾分風韻,同時巖壁里還蹦躥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更加光彩迷人!
我們大家不約而同地喊道:“石抱柏!”
看著巖石上那幾顆郁郁蔥蔥秀美典雅的小柏樹,就好像亭亭玉立的妙齡女郎正靜靜地等待著心上人的到來!我們不分老小、毫不示弱地攀爬上這塊巖石,爭先與小柏樹合影。雖此時烈日當頭,但也別有一番情趣!
沿峽谷而進,兩側刀削般的懸崖拔地而起,上頂云天,危峰兀立,令人望而生畏!看著受風化和河流沖刷切割的千仞石壁,無不感嘆這滄海桑田的變化,無不驚嘆這水滴石穿的歲月磨礪。遙想遠古,洪水是何等的肆虐,那滾滾洪水經石門山崖峽谷,沖出石門,直瀉而下,水浪起伏,聲震山野,多少百姓在洪濤中呼救……
我身不由己地想起“蒲草旺,洪水讓”的民謠,又情不自禁地想起蒲伊子幫教鄉(xiāng)民廣植蒲草的壯舉,更佩服其用蒲草鞏固河床預防洪水的智慧!
身入石門山大峽谷,時見濃蔭蔽日,雄奇險幽!仰望著綠浪滔天的林海,驚嘆著劍削斧劈的懸崖,撫摸著千式百樣的奇石,不覺又嘆為觀止。
在這鴻篇巨制的畫廊當中,我又開始尋找心中那塊“講道臺”,尋覓堯王與蒲伊子指點江山的圣地!
遙想當年,這里蒼山高聳入云,崖間泉眼汩汩,寬如古代仕女腰際飄帶的懸天飛瀑遙掛前川,從山巔石壁上傾落谷底;細如倩倩少女肩頭發(fā)絲的溪流像玉翠鑲嵌于石凹間,光彩照人,精彩絕倫;美如閃閃綾緞的清流鋪展在石床的巨石上,自由輕松靜緩地流著;參天古木與蒲草遍布,草木茂盛,相映成輝;山林幽靈,山巔云霧飄渺,描繪出一幅風光秀麗的仙境畫卷;堯王與蒲伊子在峽谷中的講道臺盤膝而坐,手捧清泉,口食野果,談笑風生……
對照著一塊塊巨石似像又非像,看著詩友們兩兩盤石而坐、交談各自的收獲,我忽然省悟了,原來講道臺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每塊奇石均留有蒲伊子的足跡,蒲伊子就是我們蒲縣人心中的神!
雖日已當午,但我們仍興致勃勃,或在樹蔭下玩牌聊天,或移步換景留下美麗瞬間,或在河道旁朗誦詩詞……
“山中只一日,人間已千年”,驚嘆震撼的同時久久不愿離去!石門山,我們相約在不遠的秋季!
順著原路返程,又一次見了石門。選一塊平整的石板坐下,迎面絲絲涼意,全身的疲乏頃刻間被吹入九霄云外。休憩之余,又一次感嘆大自然的壯美:轟然中開的雄渾石門,矗立挺拔的險峻峭壁,鬼工雷斧的怪異巖石,遮天蔽日的蒼翠柏櫟……
再次摸挲石門,看著水流在石門上經過千萬年磨礪出的印痕猶如歲月老人留下的道道指紋,蒙塵已久的情感也從心底開始流淌……
石門山,一處原生態(tài)的天然氧吧!
石門山,一塊未曾開墾的處女地!
石門山,一幅雄奇的山石畫!
石門山,一卷厚重的歷史書!
壯哉!
美哉!
寫于二〇一八年八月
Hash:f043b49c4a03e9e906b3a9e2c45c3bb0fa44aa59
聲明:此文由 天邊的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